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井水明:微软收购诺基亚对“中国制造”再提警示

2013-09-05 14:28:00 来源:成都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屡屡受挫提示我们,要想成功“走出去”,必须创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的大企业,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队伍。

  9月3日,微软宣布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这也是继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之后,业界再度上演的“软吃硬”的并购传奇。

  实际上,在今年6月,中国企业华为也曾透露有意收购诺基亚,但由于诺基亚股东反对等原因,这一诉求最终落空。诺基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这不是由于企业财务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企业能力的问题,而是中国企业的知名度不足以与像微软这样的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分庭抗礼。当诺基亚面对微软和华为两家的收购意愿时,自然而然选择了微软而不选择华为。

  今天,“中国制造”正大步跨出国门,到世界上去并购外资企业,实现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往往还是通过成本计算寻找回旋的余地,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是中国企业的“硬伤”。一个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在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之时,只能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寻求立足点,而很难向上寻求到足以提升自己的支撑点。

  华为收购诺基亚不能如愿的实践也对中国企业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抛弃低成本竞争的惯性,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确立自己的位置,如果“中国制造”不能向“中国创造”提升,那么要想在世界经济分工中拔得头筹,在跨国并购企业之中不被他人看低,是不太现实的。

  随着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随着自身国力的强大,需要有一支强大的企业队伍来支撑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走出去”实现企业间的并购是中国企业“绕不开”的坎。眼下,微软成功收购诺基亚的实例提醒中国企业,虽说欧美国家的法律可能对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一定的阻力,但中国企业一定要拿出对国际并购业务熟练的操盘能力,以及运作并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让人另眼相看的企业经营团队和运作机制,更关键的是要拿出让世界瞩目的一流品牌。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显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差距。

  当世界范围内大企业之间正进行着新一轮重组之际,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屡屡受挫,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想在世界经济格局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创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的大企业,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队伍,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必要,这也是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根本保障。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