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市场活力 持续释放动力
近来,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失速论”乃至“崩溃论”甚嚣尘上。其背后目的在于试图让中国推出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拉动陷入深度调整中的全球经济。但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刺激计划解决不了结构问题。新一届政府的调控思路逐渐明确,那就是当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时,下决心调结构、促改革,努力推动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提质,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让老百姓更多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新一届政府的调控思路日渐明确。部分专家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的概念,其核心思路是“不刺激、去杠杆、促改革”:一是新一届政府不会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二是新一届政府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在不断提高,推动政府和企业去杠杆化;三是全面而坚定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让“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红利”。“李克强经济学”强调市场在资源有效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重视改善供给、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更类似供给学派,有别于仅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进行需求管理的传统凯恩斯学派。
新一届政府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座谈会上提出,经济运行需要一个合理区间,就是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需要科学把握“稳增长、控通胀与促改革”的关系。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增长缓中趋稳,处于合理区间运行。今年以来,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短期内政治周期支持基建投资和去库存周期趋于结束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保持缓中趋稳的增长态势,国民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上半年中国GDP增长7.6%,仍在7.5%的下限之上,连续五个季度在7%-8%之间运行,稳定性显著增强;新增城镇就业超过700万人,外出农民工增加444万人,就业形势比较稳定;消费物价温和上涨2.4%,较3.5%的上限有较大距离,便于释放调控政策空间。
各项改革明显提速。在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的情况下,中国各领域改革进程明显加快,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增长动力。一是资源价格改革提速,先后出台了电煤价格、成品油价格、以及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充分发挥价格杠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二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研究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三是积极推进资源税、环境税改革,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很快就可以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正在研究制定中。四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开放等金融领域改革。7月20日起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理,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五是已经连续分四批下放和取消投资项目审批权,加快推进简政放权的行政改革。此外,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城镇进程,研究土地流转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等。
保持政策的灵活性为促改革和惠民生创造条件。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增长仍未出现明显起色。中国经济运行中两难问题明显增多,中国经济面临减速压力较大,二季度经济增速已经触及7.5%的下限边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保持政策的灵活性,一是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采取措施积极支持高铁、市政等基建项目、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等。二是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培育信息消费、环保消费等新增长引擎。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问题进行了研究。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实施意见,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营造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提出未来三年信息消费年均增长20%的目标,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此外,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公平税负,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
总体来看,中国政府审慎处理稳增长、控通胀和促改革的关系,在推动经济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的情况下,着力加快推进改革,破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持久增长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作为检验经济增长质量的标准。面对今年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的态势,国家对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政府开始过紧日子,而要重点确保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房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尽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使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更多实惠。
- 以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2014-06-26
- 没有主体公平何来市场活力2014-06-10
- 简政放权不能“简掉”监管2014-06-09
- 不要短期刺激才能走得更长远2014-05-05
- 关键是用好“两只手”鼓掌201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