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大师"王林横行在于社会心理不够强大
最近,所谓“气功大师”王林由于马云、赵薇、李连杰等人的拜访而走进公众视野,形成舆论议题,继而引来批判伪气功最著名的司马南的挑战。互联网上的舆论本来分歧甚多,立场各异,争论激烈。但对于这样的“气功大师”却观点相对一致。人们多数抱着嘲笑和幽默的态度来看待。这说明起码对于多数网民来说,破除迷信不是什么太大问题,盲从这类神功的相对很少。
但值得思考的是,类似这样的“大师”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形成话题。有神功或用奇招治病的议题层出不穷,这些人只要浮现到社会公众的面前,就会“见光死”,李一、张悟本等都是好例子,但过一段时间就又会出现。这和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气功热还有所不同,那时社会上对这些事情的崇拜一度泛滥,现在公众的免疫力相对已经较强,王林被曝光在公众面前,无疑让我们看到社会对揭破这些怪象的愿望。
人们常常慨叹迷信始终不能彻底消失,这些怪力乱神往往还有自己的市场。这当然是和当下的社会有关。这类江湖术士往往通过两个路径影响人群,一是算命预测,二是养生治病。人们今天处在急剧变化、竞争激烈、欲望诱惑多多的社会中,常常有命运难以把握之叹。对于广大中等收入群体,常有渴望成功的愿望,处于名利场中的所谓“成功人士”更常有花无百日红之叹,对命运的不确定感变成接受这些神怪事物的心理基础。人们倒未必真的虔诚信仰,但也有些就此走火入魔的。同时人们也由于压力大,亚健康状态频岀,中老年人更是对养生保健情有独钟,往往给一些所谓掌握保健治病奇术的角色可乘之机。
其实在西方社会,也常有这样的状况。这既说明科学普及的重要,也说明对人们的心理困扰给予关切的重要。科学教育,讲清道理容易,但让人们心理强大健康就还要走很长的路。在中国这样缺少相对清晰宗教传统的社会,这样的状况需要引起各方重视。
当然,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人们常会有种看热闹的好奇求异心理。这未必是真的愚昧,而往往是随俗凑热闹。到某个地方,常有介绍说本地有奇人奇术,可以看看,抱着好奇和娱乐心态凑个热闹,或不愿意败人的兴,看表演然后拜会大师,说些口水好话,或被摆着照相。这样,这些“大师”就利用这种心理,利用名人为自己吹嘘鼓劲,忽悠更多的人上当受骗。这样被利用的情况也所在多有。现在看来,人们,尤其是社会名流,应当意识到这方面的风险,一定不能被这样利用。各级地方政府也一定要和这些现象划清界限。而公众也不必为了好玩来吹嘘这些奇人奇术。尤其要警惕利用这样的现象敛财招摇。
破除迷信容易,辟除人们的心魔艰难。对这些怪现象依然需要社会、媒体和公众的监督,这也是舆论发挥作用的空间。▲(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破冰之举2013-11-26
- “诈飞机”背后的社会心理待剖析2013-11-01
- “最牛违建”绝不仅仅是“富人”的嚣张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