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别让事实游走在迷雾中

2013-05-08 14:22: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2013年5月6日,北京,农夫山泉将在北京就标准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京华时报记者发言反驳钟睒睒演讲。

  武雪梅

  当“农夫山泉”在众多媒体的聚焦中,主动把自己的新闻发布会坦然变成与京华时报面对面的辩论会时,当京华时报记者赴会并站起来说出观点和质疑时,一场媒体与企业求证新闻事实的公开大戏真实上演了。

  媒体掌握着社会话语权,是社会监督的一部分,企业拥有一定经济实力,是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发动机。在由饮用水“标准门”引发的事实冲突中,他们对各自认定的“事实”勇于坚持和公开求证的态度值得肯定和借鉴,但我们更迫切地期待着另一个权威角色——监管部门登台亮相据实判断,让真正的“事实”拨云见日、水落石出,并以此探索媒体与企业在监督共建中相依相生的关系,探索求证新闻事实的程序与制度。从这个角度说,这比任何一部演艺大戏都更有经济票房和社会价值。

  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清晰的结论、准确的判断是新闻权威所在。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新闻没能在探究事实的路途上走完全程,没有能够求证出经得起公众推敲的最终结语,就会无意中促成网络自发形成民间舆论场,往往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引发的不是对事实的探究,而是民间信息的热销与流转。而受众就会无形中养成这样的接受惯性:对显现报道抱有狐疑的心态,对隐现的事实心中涌现探究的渴望。而社会公信力因此会遭受新的重创。

  不断超越、追求完美是企业精神的核心所在。在这个路途中,质疑、困境与磨难是它必然要走过的历程。强大的自身发展免疫力,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企业生存危机的爆发与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产业升级与险境中的涅槃密切相关。媒体与企业敢于相互质疑、相互争辩、相互求证,才能真正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共合、共生、共赢,从而推动社会理性向前发展。

  如何让企业和媒体在发展与监督中保持最佳的距离,既不因金钱苟合在一起,也不因冲突而恶意相向,从而完成以善意开始、求实结束为轮回的理性过程,这需要国家监管部门从完成这次“标准门”之争开始,这不仅是企业生产标准,也是媒体的新闻事实标准,而别让事实游走在迷雾中是事件最好的结语。

  国家质检部门应该给出明确清晰的事实答案,如果标准过多,应该给予清楚的说明与合理的解释。而企业对媒体的质疑,新闻管理部门也应该出面澄清事实,新闻人同样有需要遵从的新闻伦理。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中,企业要有在真诚服务社会中壮大发展的情怀,媒体要有敢于追踪真相中还原事件原委的操守。而如何既为经济建设摇旗呐喊,又对当中的问题穷追猛打;如何既为社会进步赞美称颂,又对日益激化的社会冲突直面应对;如何既坚决维护稳定大局,又对社会监督永不言弃。这需要媒体与企业相互警醒、相互共建,用准确求证的事实来完成社会的又一次跳跃。

  在自媒体时代,企业的媒体监督压力更大,不断超越与完美自己是最好的选择。建立无坚不摧的企业,打造无懈可击的产品,从推出清晰准确的“事实”开始。越是在这种时刻,主流新闻的权威性、方向性、引领性越为重要。这也是新时期媒体对人民负责,走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游走京华时报农夫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