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体“末日心愿”背后的现实映射
进入2012年12月,离玛雅人预言的所谓“世界末日”仅剩下20天。近日,以“请问玛雅人靠谱吗?要是靠谱我就……”开头的“玛雅体”蹿红网络,网友们通过这种方式调侃自己对于“余生”的规划。(羊城晚报,12月2日)
因电影《2012》为世人所熟知的古玛雅人关于所谓“世界末日”的预言让人津津乐道。虽然这种“预言”具有无可验证性,但这依然不妨碍人们对此进行调侃。随着12月21日越来越近,关于“如果玛雅预言靠谱,你会去做什么?”的所谓玛雅体“末日愿望”还是引起了很多人追捧。这些“末日心愿”,形形色色,包括“不用期末复习了”“不用换信用卡了”等“消极愿望”,同时还有诸如“向暗恋N年的女孩表白”“回家和爸妈拉拉家常”等温馨色彩浓厚的“积极愿望”。玛雅体“末日愿望”当然只是一个玩笑,“玛雅预言”所谓的“世界末日”不会到来,这些“末日愿望”也只是网友对“最后珍贵的时间应该做什么事”的一种回应。即便如此,从网络爆红的玛雅体“末日愿望”中,也能窥见网友的思想状态,以及对生活工作的不同态度。玛雅体“末日愿望”,更多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的不满,以及对所短缺事物深深的渴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来越先进,为了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同步,人们的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竞争无处不在,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都在竞争,生命与时间竞争,学习与同学竞争,工作与同事竞争,生活与邻人竞争。步履匆匆的节奏越来越快,有些东西不知不觉就丢掉了。比如,父母看似喋喋不休的唠叨逐渐让人厌烦,一无所有的自卑让对心仪女孩的暗恋永藏心底,“在路上”的渴望让日复一日的工作挤没了影儿……我们所缺失的,不仅仅是在应试大棒指挥下无处容身的素质教育,无法落实的带薪休假制度,以及高昂生存成本所造成的亲情撕裂。那些心底深处的情愫,或许一辈子都不会让人发现。
人们对于那份珍贵的“愿望”一直深埋心底,总在找机会萌发。当时间离古玛雅人所谓“世界末日”的日子日渐临近,虽然人们对于所谓“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不以为然,但由于所谓“世界末日”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空闲,让人们心底久违的那些愿望,又一次借所谓“玛雅预言”萌发出来。对于混乱生活状态的满腹牢骚,对纯真初恋的憧憬向往,对无法陪伴父母的内疚之情,都借着“玛雅体”释放了出来。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人除了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诸如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由“玛雅预言”引发的诸如“不用期末复习”、“去流浪”、“向暗恋女孩表白”等看似无厘头的“末日愿望”,无不折射出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不同层次诉求。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恰恰是深埋心底我们心底的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物质利益丰厚与精神信仰迷茫之间的巨大反差,不断侵蚀着人们内心的静谧恬淡。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价值思潮多元化,同样销蚀了那些弥足珍贵的“愿望”。各种价值观摩荡下的社会浮华喧嚣,追求短平快的功利主义思潮,短视浮躁让人们沉湎在茕茕孑立的自我迷失当中。由此,远古农耕社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丽愿望”存身的空间逐渐受到挤压,永远绷紧的心弦似乎难以承受竞争的重轭。
玛雅体“末日愿望”的走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当下个人生存压抑现状的郁闷,同时彰显出他们对于更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那就是可以让脚步放慢点儿,可以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可以抽时间陪陪父母,可以抽时间去享受“在路上”的自由飞翔……这些珍贵的愿望,在脚步匆匆的紧张竞争状态下显得是如此奢侈。玛雅体“末日愿望”走红背后的现实映射,提醒我们有必要重温古印第安人的那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文/凌国华)
- 听信世界末日的谣言,糊涂!201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