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三周岁的创业板何时不再蹒跚

2012-11-05 15:52:00 来源:千龙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只股票挂牌三周年。三年过去了,财富神话早已破灭。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创业板指数自设立以来,整体跌幅超过30%。到今年10月28日,355只创业板股票有233只破发,占比高达66%;首批挂牌的“28星宿”,上市第一天总市值1400亿元,到今年10月底市值缩水到923亿元。尽管三年里创业板制造了1072个亿万富豪,但二级市场投资者却付出了近200亿元的损失。

  仿佛是新资本权贵的游戏场,而非创业者的孵化器,仿佛是贪婪者的新舞台,而非价值体现的公平秤,三周岁的创业板似乎异化成了一个资本市场设计缺陷的大展板。尽管创业板的故事集中不乏这种评估的佐证,但将创业板视作一无是处的绞肉机是不尽恰当的。

  客观地看,创业板不仅丰富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而且让中小企业获得了正常融资发展的机会。目前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已达355家,占到了深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累计融资2300多亿元,除了上市的355家企业之外,许多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也因之受益。在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仍然狭窄,社会资金配置仍然不合理的今天,创业板开拓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减缓了社会资金错配的负面冲击。

  历史地看,三周岁的创业板还难以摆脱蹒跚而行的状态。许多人对创业板没有成长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感到痛惜。但也需要看到,纳斯达克的发展壮大,用了30年的时间。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时,也曾经历总市值蒸发六分之五的悲惨时刻。从这个角度说,指望创业板一帆风顺地成长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不仅脱离了中国资本市场还有待健全的制度背景,而且脱离了宏观经济的周期背景。

  当然,肯定创业板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不意味着创业板无须纠错。事实上,创业板三年来从热闹到寂寥,从万众瞩目到遭人诟病,几乎是一种注定式的命运。

  首先,创业板出生伊始的过度繁荣本身是不正常的。2009年为了抵御金融危机,货币超发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普遍选择。国际热钱加国内资金共同造就的流动性过剩,是创业板超募的主要原因。过多的资金导致了创业板营养过剩,主板市场随金融危机悬崖式坠落,又令更多资金涌入创业板避险。创业板的生长规律从一开始就被颠覆,本来就充满投机理念的中国股市,将投机性格强加到了创业板头上。高估值、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的“三高”病根,自此落下。

  其次,在同一种设计思路引导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天然缺陷,不可能不被创业板继承。这特别表现在:资本市场是为企业创设的,而非为投资者创设。因此,投资者特别是二级市场投资者获得高回报的可能性本就微乎其微。而特别针对创业板的一些设计本身所带有的缺陷,又进一步加快了创业板的荣衰演化速度。比如,审批制下设立的企业连续两年盈利、净利润不少于3000万的门槛,既变相刺激了申请上市的公司篡改企业属性、制造假账的冲动,也人为增加了发行成本。这些风险最终由创业板公司和普通投资者承担。同样,由于对高管减持套现的规定不够缜密,更让投资者信心沉到了谷底。统计显示,近三年创业板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共减持2236次,总市值达187亿元。

  三年后的创业板似已陷入困境:新股发行认购冷清,超募变成了差募,上市跌破发行价几成常态,PE风光不再。这种情况,已经对创业板的革新形成了倒逼。

  宏观经济的变化和流动性的增减难以控制,但是,让不合理的内生因素变得合理一些则能做到。比如,为什么要对创新型公司设立利润标准?为什么要实行审批制而不能实施注册制?为什么不能像纳斯达克一样实施更严格的事后监管?创业板需要自己先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企业创新的刺激平台。而打破三年来业已形成的利益格局,则是创新的首要任务。(徐立帆)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