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美国大选“虚火”的冷思考

2012-10-30 19:22: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新华网华盛顿10月29日电(国际观察)美国大选“虚火”的冷思考(简版)

  记者孙浩

  飓风“桑迪”29日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美国东海岸,将美国各大媒体的焦点从旷日持久的总统选战中暂时移开。

  离开媒体的聚光灯,已到最后关头的美国选战迎来片刻安宁,让见惯各种唇枪舌剑、慷慨诺言的人们有机会冷静观察美式选举“虚火”背后存疑的选举方式问题、金钱的主宰地位以及选民的日渐冷漠。

  相同选票不同分量

  对谋求连任的民主党籍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来说,选战像是一道算术题,决胜负要靠巧思量,因为尽管每位选民都有一张选票,但每张选票的分量并不完全相同。

  美国总统选举是采取选举人团制度的间接选举,由选民投票产生代表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的538名选举人,总统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举人票即可赢得大选。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州实行“赢者通吃”原则,即本州选举人票全部给予获该州选民票数最多的总统候选人。

  一方面,这意味着在不太可能翻盘的两党各自“安全州”之外,手握更多选举人票且未决定归属的“摇摆州”成为双方必争之地;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赢得更多选民选票的候选人不一定能赢得选举,因为他有可能在选举人票上落后于对手。因此,要求改革选举制度的呼声不断,但受各方面因素阻碍,改革始终难以推进。

  最多金也最烧钱

  在美国总统选战中,虽然得票最多的不一定当选,烧钱最多的也不一定能当选,但不烧钱就更难当选了。

  根据最新数据,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竞选阵营筹款合计已突破20亿美元,令今年的总统竞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多金的大选”。

  筹款受重视,归根结底还是花钱需求所致,因为美国政治历来离不开资金支持。由于选情持续胶着,双方在各渠道展开大规模宣传自我、抹黑对手的广告大战,加之“摇摆州”的基层拉票工作耗费巨大,今年的选举也因此成为“最烧钱的大选”。

  如果说选举人团制度带来的不公平主要来自选民所处的地域,那么金钱政治带来的不公则主要来自选民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

  哈佛大学教授西德尼·韦尔巴在近日出版的一本书中具体研究了美国社会不同群体的“政治发声”不平等现象。他发现,一部分人积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和金钱来试图影响政治选举结果和议题运作,而另一部分人却近乎放弃了对政治的关注、投入乃至产生影响的意愿,而社会阶层不同正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不关注与不满意

  既然没有能力影响选举,自然就越来越不关注选举。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率鲜有超过65%的,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一直在50%左右徘徊。

  从另一角度看,投票率低也反映出美国人对两党纠缠于政治斗争而罔顾民众利益的不满。在四年一度的总统竞选期间,两党候选人总是针锋相对,相互指责,虽然都会向选民许下美好的承诺,但大多仅停留在概念上,对于细节往往言之不详,而在当选总统后,很多承诺就不了了之。

  选民的不关注和不满意令投票率长期保持在低位,也对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代表性造成负面影响。以2000年总统选举为例,当选总统的布什得票总数尚不到美国当时选民总数的四分之一。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