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亿元引院士”的可敬与忧思

2012-10-19 09:16:00 来源:山东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辽宁省政府16日披露,如果某单位引进或培养出一名院士,将对该单位奖励1亿元。此前该省引进一名院士的奖励是2000万元,1亿元的力度在全国也比较少见。不过,相关人士也补充,奖励1亿元的前提是引进的院士必须真正在辽工作,是该省某家单位的职工,包括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都必须在辽宁,而非简单的挂职或聘用。(10月18日《新京报》)

  从2000万到1亿元,“亿元引院士”表现出的不仅是辽宁省的大手笔,更是对引进院士殷殷之心的无声凸显。由于两院院士在科技创新、科研攻关、重大科技项目引进、科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引领作用,进而对一个地方或系统的经济、社会等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引领和示范效应。因此,大力引进院士,表明了辽宁省对促进本省各项事业发展的决心和超前眼光。

  但是,砸下重金,对招引单位进行豪奖,能否起到设置豪奖的初始作用,却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引进院士与如何发挥院士作用的措施是否配套也很关键。众所周知,引进人才是一回事,留住人才是一回事,能否发挥引进人才的固有作用则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说,亿元的奖励的确可称得上大手笔的引人才措施。但是,院士人才进来之后,如何才能把院士留住并发挥其作用,则需要相应的激励措施。

  其次,人才引进需要有一个梯队问题。引进院士人才,促进地方和部门发展,固然可起到引领作用。但是,院士人才的工作一般来说都是高层次、高科学度的工作,大部分情况下又是需要许多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共同帮助完成。这就是说,引进院士这一顶尖人才的同时,更需要采取得力措施引进不同层次的人才来为引进的院士做“助手”和辅助工作,以及外延工作等。

  因此说,“亿元引院士”,某种程度上说只是第一步,而最终要让引进的院士各尽其职、人尽其才,更关键的是要通过一系列关联制度建设、计划实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等,让引进的院士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留的长久。(余明辉)


责任编辑:宋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