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列表
  • 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重在矫正

    有“罚”更要有“爱”,封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他们多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重新走上正途的路才会更光明。  

    广州日报 | 2019-12-19 09:45
  • “遇事只拨120”给急救普及提了醒

    健康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提升急救意识和能力,是促进全民健康的有效措施。当全社会对急救的认知和理解愈加深入,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就会一步步走入现实。

    广州日报 | 2019-12-19 09:44
  • 学校体育不能再“温柔”下去了

    体育中天然含有拼搏、对抗的因素,这样的温柔体育如何能够让青少年拥有强健的身体和意志?

    广州日报 | 2019-12-19 09:44
  • 视频网站探索付费模式创新,先得学会尊重规则

    可以理解视频平台的盈利需要,付费模式创新也未尝不可,但真正尊重用户,首先先得学会敬畏规则、尊重规则。

    人民网 | 2019-12-19 09:43
  • 对我们党而言,它是第一位的监督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项要求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坚决贯彻落实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2019-12-18 17:08
  • 一图看懂“315工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知晓、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简称“315工程”)政策精神,今天大家送上“315工程”图解,一起来看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2019-12-18 17:01
  • 《2019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说了啥?一图看懂!

    受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委托,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开展了2019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工作,发布了《2019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报告》调查评价工作及数据来源是哪儿?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落地情况如何?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都有哪些?《报告》提出了哪些建议?戳下图↓↓↓带你看明白!

    工信微报 | 2019-12-18 16:49
  • 莫让“特产”成谋私载体

    名贵特产是一个地方特殊的物质资源禀赋,是造福当地人民的良方秘诀,而不是少数干部谋取私利的载体。

    河北新闻网 | 2019-12-18 10:04
  • “接诉即办”入选年度新词 社会治理展现新气象

    “接诉即办”对应着鲜活生动的为民服务实践。这种鲜活,既体现在政府对每一个普通个体诉求的尊重和回应,也反映在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真切体验。

    北京青年报 | 2019-12-18 10:03
  • 反诈预警神器 有了更要用好

    公安反诈打诈是外力,群众反诈防诈是内力,只有内力外力密切配合,才能筑牢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让犯罪分子的企图难以得逞。

    北京青年报 | 2019-12-18 10:02
  • 为培训机构“排雷”,让市场回归理性

    做大做好教育培训这块“蛋糕”,应探索长远的行业发展模式,高门槛进、稳路径退。   

    工人日报 | 2019-12-18 09:54
  • “被结婚”不该遭遇撤销难

    面对荒诞不经、屡有反弹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关部门应健全法规制度、畅通救济渠道、主动纠正错误,该撤销的撤销,该整改的整改,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交代。

    光明日报 | 2019-12-18 09:53
  • “钱盾反诈机器人”打通“最后一公里”

    既然犯罪分子是通过电信网络实施诈骗,那么公安机关利用同样的渠道进行反诈骗。依托钱盾反诈预警系统,诈骗电话打到哪里,“公安反诈专号”就跟到哪里,快速向被骗群众发布预警,为民警上门劝阻争取时间。

    齐鲁晚报 | 2019-12-18 09:43
  • 电子客票惠民生暖民心

    电子客票,与时俱进惠民生、暖民心。放眼未来,随着铁路部门持续借力科技,必将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美好的出行体验,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时代篇章。

    新华网 | 2019-12-17 09:46
  • 培训机构为何频频“爆雷”

    教育培训不是一门纯粹的生意,互联网的“烧钱扩张”模式并不适用。

    南方日报 | 2019-12-17 09:37
  • 落实教师减负,要紧的是明确“谁来减”

    教师减负是教育减负体系的重要构成,需要吸取教育减负工作的经验教训。教师减负不仅涉及权利与权力的边界,更关乎作风的优化与净化,应在思想认识上有更高的站位,在行动上有更坚决的措施。

    齐鲁晚报 | 2019-12-17 09:36
  • 全面进小康 不能欠老乡

    2020年,中国人民将告别绝对贫困,也将基本告别农民工欠薪。我们深信,社会进步最终将把“农民工欠薪”丢进历史的纸篓。

    北京青年报 | 2019-12-16 14:51
  • 读懂“鸡娃”背后的教育焦虑

    从“青蛙”“牛蛙”到“素鸡”“鸡娃”,折射出的“教育焦虑”需要理解,更需要深思。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12-16 14:50
  • “罚到动物园做义工”的多重意义

    温州鹿城区检察院探索引入社会公益服务考察评价工作,让6名嫌疑人到动物园做义工,根据表现酌情提请法院从轻处理,让人眼前一亮。

    北京青年报 | 2019-12-16 14:44
  • 给个人信息穿上“安全服”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尊重个人隐私,既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也是道德诚信的要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中国纪检监察报 | 2019-12-16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