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沉迷系统”应成为儿童节最佳礼物
专家表示,应尽快建立统一的防沉迷标准,以行业合力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各尽其责,帮助未成年人提高网络素养。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5 09:10 -
医院越来越大 院内导航应成标配
如何让患者进了医院大门以后,能够迅速找到自己要去的科室,或者是要去进行检查、缴费、取药的部门,是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课题。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5 09:04 -
全民总动员筑起防少儿溺水坚固屏障
要想尽最大限度避免未成年人溺水事件发生,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全民总动员”,就是从政府到教育部门,从学校到家长,再到社会层面,都要各司其职,都要为了避免溺亡悲剧的发生而留一份心,出一把力。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5 08:41 -
防止“100%果汁”误导,不妨学学“复原乳”
一直以来,有关复原果汁称为“100%果汁”引发的争论不断。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6年起实施的《饮料通则》规定,直接水果榨汁或浓缩果汁加水还原到原来的浓度,都可以称为“100%果汁”。不过,许多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5 08:39 -
促进“平台灵活就业”需合理界定平台责任
在保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与保持平台经济特色这两个目标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矛盾冲突。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4 15:29 -
极限运动必须尊重生命
放慢奔跑的脚步,思考奔跑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安全的边界,消除各种隐患,永远坚守对生命的尊重。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4 15:21 -
“电梯里的喜糖”彰显社区“礼治”智慧
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我们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多一些换位思考,有助于减少矛盾纠纷与冲突。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4 15:13 -
驻村工作贵在“三好”
在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的选派和管理上,要切实选好干部、用好干部、管好干部,释放人才动力,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在新征程上创造乡村振兴新的伟大奇迹。
光明网 | 2021-05-21 17:01 -
对网红玩具要“消费避雷”也要“监管排雷”
近年来,有关玩具伤娃的案例频频发生,为我们敲响警钟。儿童健康权益无小事,特别是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专门向网红玩具消费者发出“避雷”警示,具有很强的消费安全教育意义和引导意义。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1 15:34 -
凝神聚力通“堵点”切实加强城市内涝治理
近年来,各地切实加强防汛抗洪工作,加强城市内涝治理,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但每逢雨季特别是汛期,“城市看海”“汽车变船”现象仍然在一些城市不断出现,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排水系统欠账多等问题,亟待认真解决。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1 15:32 -
从北京普查数据看人口发展挑战机遇
只有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才能从容应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0 08:55 -
减肥药成“中华老字号”浮夸推销该治了
浮夸推销并非奥利司他独有,个案的背后,是广泛存在的减肥药营销乱象。
北京青年报 | 2021-05-20 08:49 -
“集赞有礼”难兑现 商家别为自己挖坑
诚信不欺、一诺千金,是一条重要的商业道德。
北京青年报 | 2021-05-19 09:28 -
“最贴近舌尖”消费升级传递的积极信号
居民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抓住春夏时节消费旺季,可以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加速市场回暖、促进消费稳中提质。
北京青年报 | 2021-05-19 09:26 -
以数字化模式“恢复与重塑”博物馆文化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博物馆要继续探索信息化、数字化运营传播模式,充分发挥收藏、研究、教育、展示、传播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北京青年报 | 2021-05-19 09:21 -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一个主题为“数字中国 扬帆未来”的展览上,充满未来概念的数字街区,让人们真切沉浸在数字赋能生活的场景中。
人民网 | 2021-05-17 15:44 -
加快疫苗接种 严防疫情反扑
疫情再次发出警示,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新冠疫情防控远远没有结束,必须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
北京青年报 | 2021-05-17 15:37 -
不准“不养孩子”夫妻离婚彰显司法温度
夫妻感情不和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许离婚,这个不寻常的判例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北京青年报 | 2021-05-17 15:32 -
接种疫苗不应该是一道“选择题”
为了抵抗变异病毒,接种疫苗也是首选方式。接种疫苗,不能再犹豫了。
北京青年报 | 2021-05-17 15:01 -
人民日报评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以探索之心刻下火星“脚印”
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火星着陆“黑色九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在此刻正距离地球3.2亿公里的遥远星球上,留下了中国行星和深空探测的“脚步”。
人民日报 | 2021-05-16 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