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化创新注入时代新活力
气势磅礴的胶东大鼓、光影迷离的济南皮影、空谷幽兰的昆曲……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开展的“云游非遗·影像展”带领人们在光影中感受非遗魅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相较于传统“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活起来的文物更讨人喜欢,也能更好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文物见证了时代变迁,承载着文化传承,也维系着民族精神。而激活文物的内在价值,让文化遗产融入百姓生活,就要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摆脱束之高阁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中展现出新的美好与远方。
以《上新了·故宫》为例,诸如“紫禁城的学霸”“皇帝的秘密花园”年轻化的表达生动活泼,没有减损文化意蕴不说,也赋予文物更多当代感,让文物年轻起来,有利于人们探寻故宫珍藏宝藏和深厚历史文化。
如今,传统文化创新已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态势。说起文物影像,不再是传统有着年代感的呆板严肃,而是活泼俏皮起来;谈起博物馆藏,不再是守在深闺的静置陈列,而是走进寻常百姓家;想起国风、国潮,不再是小众“抱残守缺”,而是在文化市场引领风骚。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注历史本身不可或缺,更好结合现实需要也至关重要。
文化因创新而辉煌,文物因赋能而精彩。文化传承是为了民族培元固本,也能提升整个国家精气神;相反,不尊重历史文化、不善待传统,就难以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良好氛围,遑论文化发展、文化强国了。过往实践表明,文化传承离不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才能促进文化传承,而更好地传承又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至于如何让文物“出圈”、精彩,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就要创造者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平衡传统与现代。时下,技术与艺术、美学与科学的深度融合,重构了文化生态、场景和发展模式,也为文艺创新发展拓展了更多空间。特别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先进科技,为文化产品创新予以技术赋能,让其“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
而文化传承离不开创新,也少不了守正。让文物活起来,就要守正创新、塑形铸魂。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二者的同频共振演绎了文化传承发展的美好故事。
文化,因传承而精彩,因创新而美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局限于文物本体,更多的还要对其予以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注入时代新活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