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防与放的辩证法
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向好,各地堂食陆续开放、复课提上日程、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生活出行,随之进入一个新的调适期。
经历这轮疫情大考,一些防控新特点新规律凸显出来。这让“常态化防控”有了新内涵,也给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增添了新内容。比如,社会面清零后,一段时间内经常性的核酸检测,将成为常态化防控的重要部分;场所码、行程码作为重要流调工具,仍会伴随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堂食开放后,对就餐人数的限制、间隔距离的规定,以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的监测,也会与之前有所不同。面对新变化新要求,如何更好把握“防”与“放”的关系,塑造不一样的“烟火气”,对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考验。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防”是基础、是前提,“放”是必然、是目的。做好“防”,是为了更好的“放”;“防”到位,才能“放”得开。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一方面,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与病毒作战须臾不可放松;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地方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时刻存在。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疫情防控的底线要守住,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能动摇。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还得保持清醒头脑,持续强化流调、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医疗储备等方面能力,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把好的做法坚持下来,让好的势头保持下去。
怎么“防”,如何“放”?需在动态调整中寻找“最优解”。常态化防控不是走老路。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考验的是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的能力。其中,应形势变化动态调整防控举措,尤为关键。拿核酸检测来说,作为目前发现病毒、防控疫情的最关键手段,如何创造更加便利条件,让大家“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再说物流出行,面对一下子增大的人流量物流量,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如何匹配公共交通运力,如何提高场所码行程码验证效率,确保物畅其流、人利其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做到心中有谱、手中有招,把该防的坚决防住,该放的切实放开,不断增强抗疫与发展针对性有效性。如此,我们才能把病毒“锁”起来,让经济“跑”起来,努力做到“两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