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更多大国工匠,筑牢民族复兴技能支撑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融合数字化、新材料等领域和应用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是我们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然路径,这呼唤更多产业工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4月27日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广大技能人才和劳动模范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习近平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相关报道见A3版)
当前,支撑我国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供给结构变动的新背景下,提升劳动者素质,事关新发展阶段国家竞争力全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提供强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必将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越走越宽。“十三五”时期,我国技能人才规模明显扩大、培养培训加快推进、职业技能竞赛蓬勃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政策更加完善,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来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随着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优化升级,尤其是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企业对工人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技术工人呈供不应求态势。工信部、教育部调查显示,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中,到2025年技能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术工人队伍作为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越来越突出的人才力量。经济学研究表明,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变化组合,直接影响经济效率,其中劳动力技能水平对经济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去年,人社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要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方案》围绕健全完善技能中国政策制度体系和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合作等行动,提出20条具体举措。比如,在健全“技能中国”政策制度体系方面,重点是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构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在“技能提升”行动方面,重点是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支持技能人才创业创新……凡此种种,旨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使技能人才各项工作有机衔接、系统推进,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经济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融合数字化、新材料等领域和应用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是我们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然路径。这片广阔的新蓝海,呼唤更多产业工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各级各地有关部门要拿出真招、实招、硬招,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广大产业工人、技术工人更要增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争做建新功立伟业的主力军、本领高能力强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