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也是救国”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斗志
在那个山河破碎、国运飘零的年代,莘莘学子怀揣报国热忱之心,坚信勤奋读书也是爱国救国,承担起在另一个战场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广大青年也要始终心怀祖国,不断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成为推动国家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
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青年是抗战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创造力量。抗战期间,广大爱国青年踊跃参军抗击侵略,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河山。另有一些爱国青年坚持“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在这些青年学子身上,体现了对国家、民族的又一种责任担当。
中国近现代史上,校运与国运联系最为紧密的莫过于西南联合大学。这所大学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成长于国难当头之时。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为了避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中国最高学府毁于一旦,广大师生决定将三所高校联合并迁至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至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根本上说,西南联大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抗日救国。这也是西南联大之所以成为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中国高等教育之象征与缩影的原因。西南联大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培育了大量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考察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所强调的:“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南联大办学的8年里,培养学生8000余人,毕业生达4000多人,大都学有所成。“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他们都曾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科技文化人才,为抗战输送了大批国防人才,为中国建设事业、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茅立舍、弦歌不辍,刚毅坚卓、求真无畏。崎岖山路、恶劣天气挡不住广大爱国师生的跋涉脚步,内忧外患、生活窘困、物资紧缺挡不住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广大爱国青年把读书学习和抗日救国紧密相连,把个人成长成才与社会进步、民族解放紧密相连,这一段雄壮辉煌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的中国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传承者。祖国的快速发展、繁荣富强寄希望于广大青年,广大青年应当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自己,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大青年要用抗战精神激发斗志,勇做新时代创新创业创造的弄潮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恰恰是青年人的强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敢想敢干敢担当,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成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建设者。
青年新则国新,青年强则国强。75年前,在那个山河破碎、国运飘零的年代,莘莘学子怀揣报国热忱之心,坚信勤奋读书也是爱国救国,承担起在另一个战场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广大青年也要始终心怀祖国,不断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成为推动国家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文/樊大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