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沂蒙山》唱响沂蒙精神赞歌、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巍巍蒙山高,清清沂水长。山东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唱响一曲大气磅礴的沂蒙精神赞歌,礼赞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自2018年12月首演以来,已在北京、福州、沈阳等地和省内演出40多场,让无数观众流下了热泪、拍麻了手掌。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英杰。八百里沂蒙八百里歌,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八百里沂蒙都是我们党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英雄的沂蒙儿女以“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精神,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谱写了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光辉乐章,成为家喻户晓、百世流芳的红色经典。
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的山山水水,见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见证了党同人民、军队与老百姓同心同向、血肉相连的伟大历史。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祖秀莲;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有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民歌《沂蒙山小调》……令人闻之肃然起敬,观之慷慨激昂。
现如今,这一幕幕原本就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展现在群众喜爱的舞台之上,让人重温内心深处的感动和震撼。歌剧《沂蒙山》依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将真实事例进行艺术提炼,把人间大义大爱浓墨重彩地描绘成了一台史诗化的精彩华章,生动刻画出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民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艺术展现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和丰富内涵,把沂蒙山精神的丰碑浓缩在舞台上,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血气为之动荡。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诞生于沂蒙老区,发展于齐鲁大地的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新时代传播和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创新技术手段、创新表现形式、创新传播方式,用更富有时代性的新话语、新形式、新载体讲好红色故事、传承沂蒙精神,从而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这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题内应有之意。
气势恢宏的舞台,激奋人心的唱词,经典大气的曲调,情感真挚的表演和艺术精品的气质,歌剧《沂蒙山》的可圈可点之处,恰恰就在于此。时下,其“传播链”还在不断延伸,“影响圈”也在不断扩大,犹如一座移动的“红色文化纪念馆”,不仅为新时代奉献一部红色经典,让永不褪色的沂蒙精神融入群众心灵深处,被观众和专家誉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传承红色基因的精品力作”,而且给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借鉴。
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文化“动”起来,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文艺事业天高地阔,文艺工作大有可为。只要我们创新方式方法,用震撼人心、涤荡心灵的艺术效果,讲好红色故事,写好弘扬红色文化“大文章”,使红色精神大众化、常态化、艺术化、现代化,让红色精神既“顶天”又“立地”,为广大干部群众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就能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责任感,凝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磅礴伟力,使之成为有情怀、有担当、有行动的新时代追梦人。(文/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