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发言材料“撞车”“撞”出作风病

2018-10-12 10:24: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日前,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委第一巡察组碰上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在进驻县党史办和县房管局巡察动员会上,县党史办党支部书记钟某和县房管局党组书记刘某的表态发言听上去几乎一模一样。巡察人员顿觉事情蹊跷,当场叫停了发言。经查,钟某和刘某的表态发言都是从网络上照抄而来,没想到竟然在同一个会场上当众“撞车”。

  这真有点儿像当下盛行的“共享经济”,就连某些官员的表态性发言,也可以“共享”网络上的现成材料。来自两个不同单位的干部,竟然能在同一会场念出同一内容的发言材料,这幕尴尬场景的确让人忍俊不禁。但人们笑过之后又不免陷入沉思:“照搬照抄”的作风痼疾缘何这般冥顽,以至于原本必须严肃认真的巡察表态也照抄不误?

  正如广昌县纪委负责人所说,巡察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来不得半点敷衍和虚假,从网络上照搬照抄发言稿,暴露出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漂浮以及对巡察工作的极度不重视,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眼下正值纪检监察系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攻坚阶段,“照搬照抄”作为“做表面文章”的现实表现,理当纳入被遏制、被围剿的范畴。

  值得关注的是,“照搬照抄”现象并非一些地方官场的个例,也不只是表现为对巡察工作的敷衍轻慢。此前媒体曝光过多起类似案例,如今年4月,四川内江市东兴区18名干部被曝照抄照搬上年度述责述廉报告,内容相似度高达95%;去年1月,环保部通报两个单位在编制环保应急预案中照抄网络的情况。围观发言材料“撞车”,人们不由得要追问:假如这两份“完美相似”的发言不是出现于同一会场,是不是都能够顺利蒙混过关了?在其他巡察会场,还有没有同样内容相似的表态发言?

  剖析“照搬照抄”成因,“懒”字作怪显而易见,但戒除惰性却不能只寄望于干部自律,外部监督把关和制度追责惩戒不可或缺。也许,一个不经意间的话语细节可以暴露出照搬照抄者的心理诱因:四川内江东兴区一名被处理的官员事后坦言:“年终总结(即‘述责述廉报告’)年年交,以为‘上面的’看都不会看。没想到,上级会如此认真。”当地被约谈的另一名科级干部也坦言:“以为表态发言材料只是在会上念一下罢了。”异曲同工的表述道出了问题根源:在某些人眼里,总结或发言不过是图形式、走过场的“例行公事”,“照搬照抄”的违规成本实在太低。

  诚然,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共享网络材料似乎难以避免,但表态发言毕竟有别于“单车”,是应当经过严肃认真思考、研究后才能形成的思想产品,理当呈现千人千面的多样格局,不能不假思索地奉行“拿来主义”。对思想产品“共享”,只能是用以抛砖引玉的借鉴、参考、启迪,且更需结合自身实际调研探索和善于与时俱进创新创造。

  发言材料“撞车”,“撞”了相当严重的作风病,必须引起警惕和反思。整肃“照搬照抄”劣习,不能止于对当事人的约谈或究责,更需着力于干部队伍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工作态度的提升,尤其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监督效力和示范效应,让违规必罚、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制度常态。 (郑桂灵)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