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长护险”能否起效,还需看规则设计

2018-06-22 09:30:00 来源:法制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根据媒体报道,被称作“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正在一些地方展开试点。比如山东省政府,就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发布了《意见》,准备用3年时间将这个险种规范化、常规化。如果家中有生病需要护理的老人,那么这种保险就会起作用,许多家庭就可以请护工来减轻压力。

  人们一直在说,面对老龄化社会要有应对之策。很显然,长期护理险就是应对方式之一。第四次城乡老年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经超过4000万人,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到来,这样的状况还会加剧。而与之相对应的,这些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独生子女居多。一对夫妻,既要工作养家、抚育子女,又要照顾老人,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长期护理险就是一把钥匙,专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来。它的设计,就是为了有效地把家庭解放出来。当然,最后效果如何,还需要试点地区实践的检验。其中有一些节点特别需要考虑,比如参险人员目前多定为已经参加医保的职工,那么,有没有可能让它普及开来,让更多的人能享受这个保险。再比如,年轻人从何时需要参保?年轻人是否可以为自己的父母使用保险金?还有是可以请护工到家庭或者医院,还是只能去被认可的护理机构?诸如此类问题,都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制定规则。

  长期护理险是一项新事物,在“落地”之始,确实应该把规则做好。这项保险确实是对社会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的,希望能起到切实的作用。

  无独有偶,就在长期护理险试点消息传出的时候,一些地方出现了共享护士的APP,可以请护士到家来为病人打针、换药,做一些日常的护理工作。当然,共享护士的服务对象并不局限于老人,但可以想见,老人应该是主要的客户群体。老年人行动不便、就医难,最需要找到能帮助他们的人。

  如果说,长期护理险是对老龄化社会的自上而下的解决方案,那么共享护士则是自下而上的。在一些发达国家,专职的私人护理护士很受欢迎,而且行业门槛很高,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而共享护士,则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填补这一空白。

  对此,国家卫健委也给出了积极的回应,表示将结合各地对此探索的做法经验,引导其积极健康地发展。其实,这里最为关键的也是规则。共享护士以及组织管理他们的机构,需要入行标准,需要符合已经有的行业从业规定。在互联网的竞争中,共享护士绝对不能打价格战,相反,还需要有较高的待遇,以吸引从业者。他们负责的范围也要有详尽的规定,出现医疗纠纷,必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诸如此类的事情,都需要设计出行业规范来。

  长期护理险与共享护士,是打开老龄化社会这个结的两把钥匙。它们是不是管用,是否能发挥最为积极的作用,是否能少走弯路早日造福社会,完全看规则的设计。规则越科学、越细致,新事物才能越快发展起来。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