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农村环境整治须形成合力

2018-03-20 08: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周善红建议,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扬州晚报3月18日)

  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时下,许多城市处处有“公园”,处处似花园。市民的居住环境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少农村的环境质量也得到有效改善。但是,仍有一些农村地区处理垃圾还是依赖于“污水基本靠晒、垃圾基本靠烧”的原始办法;农村居民购物的垃圾袋仍以廉价方便的塑料包装袋为主;由于收运成本高,很多地方的垃圾房、垃圾池,旁边的垃圾堆在那里没人管。而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相对于生活污水的污染更加直观,也更严重,不仅仅影响村容村貌,更严重的是,这些垃圾还污染了水源和农田,并且在污染后难以修复还原。农村垃圾处置问题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家园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关系到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是改善发展环境,赢得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群众期盼,践行群众路线的民心工程,是衡量干部工作能力、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的试金石,需要我们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集中治理、关键区域攻坚克难上下功夫,在科学治理、标本并治上下功夫,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上下功夫,发动和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愿,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同时,坚持依法管理,真正把治理农村环境的过程变成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养、提升城乡文明程度的过程。

  实现全面小康,农民富了,才叫富;农村美了,才是真正的美。整治农村环境,需要形成合力。我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支持、踊跃参与,自觉遵守城乡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村(居)民文明公约》,不乱扔垃圾、不乱堆乱放、不乱搭乱建、不乱泼污水、不乱停乱放、不乱贴乱画、不露天焚烧垃圾秸秆杂物,克服生活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在垃圾处理上,要多方聚集资金,合理高效地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运输。对于垃圾处理设施,除了国家增加投入力度外,可以放开投资渠道,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移动式垃圾箱虽然成本较高,但对于农村地区污染小,运输方便,可以大力推广。同时,加强技术引进和科学处理办法的普及。如果没有形成循环再利用的机制,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问题。

  加强农村居民节约、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传播垃圾分类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要倡导建立低碳环保的节约型社会。在农民中广泛宣传节约意识,生活中注意规划,少产生不必要的垃圾。组织专业人员到农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让村民们知晓垃圾分类的好处,掌握垃圾分类的常识。对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全面也要抓重点人群。适当给予奖励措施。同时,必须实施逐层监督管理,出台强制性规章制度。各级政府部门要将环卫工作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在明确政府主导责任的同时,制定农业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组建工作组,综合研究政策措施,科学制订整治方案和强制性回收制度,充分整合资源力量,有效形成整治合力。确保农村环境有一个彻底的改变。(周志宏)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