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高校专业设置随意之弊
近期,中山大学官方微信发布了最新一轮本科专业办学评估意见,决定在2017年调整或暂停18个本科专业招生。本轮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涉及数学、化学、工学、地理、金融、医学、社会人类学等12个学院,其中不乏公众熟悉的经济学、财政学、应用统计学等热门专业。
中山大学对本科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出于多种考虑,其中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是部分专业间培养的区分度不足、设置随意,有些专业名异实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却相差无几。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是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分工细化和需要的体现。然而,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设置随意、跟风严重、高度雷同,甚至有些专业的设置缺乏学科支撑,带来了不少问题。为了破除积弊,推行“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逐渐成为高校的选择。
第47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邀请新华社记者、业内专家共同探讨高校专业设置随意的弊端与成因,以期为高校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提供思路。
专业设置随意,学生与学校双输
近期,中山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了最新一轮本科专业办学评估意见,决定调整或暂停18个本科专业的2017年招生。此次调整针对的问题之一,是部分专业设置随意的现象严重。
实际上,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专业设置随意已成为高等教育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一方面,部分高校内部,专业区分度很小,专业设置出现了“因教授而设”的情况;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缺乏师资力量和教学保障条件的情况下,跟风开设大批“热门专业”,特别是经济类、管理类、新闻学等文科专业雷同现象明显。
“像新闻学,我印象当中,全国3000多所本科院校,900多所都开设了新闻学本科专业,每年培养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将近50万人,大量的毕业生不从事新闻专业有关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说。
专业设置随意埋下隐患
专业设置随意,为高校人才培育、高校学术发展都埋下了不少隐患。在李立国看来,有些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只追求专业所谓的新潮和热度,而没有考虑办学条件、办学经历和师资,盲目上一些专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去,形成了低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停滞在低水平。
而且,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并不乐观。李立国表示,大量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表面上是跟社会需求相契合,好像是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和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反而使得学生的就业能力比较差,找不到好工作;同时,高校专业大量雷同化、趋同化,也导致一部分“热门专业”热度过高,招生数量过大,造成了供需失衡,反而让这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在高校本身的学术发展上,专业设置随意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视。当前,一些雷同专业“因人而设”。其中,确实有一些教授的专业能力很强,能撑得起这个专业;但也不排除一些人是因为注意搞好上下左右的关系,才获得了专业设置上的优势,进而获得各种经费支持等利益,而专注于学术的学者却可能没有用武之地。
“这样一来,宏观上,整个高校发展水平长期在低位徘徊,不利于办出前沿的大学和好的专业;微观上,大学专业的‘衙门化’也让想获得真才实学的学生学不到东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设置随意源于发展目的偏差
在受访专家看来,专业设置随意、划分过细,雷同专业越来越多、甚至千校一面,主要源于高校发展目的上的偏差和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
李立国对记者表示,首先,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非常快,一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专业建设方面贪大求快,有时候只考虑到某一专业是否热门,没考虑到办学经费、师资条件、后勤保障而盲目开办一些专业。
其次,相当一部分高校雷同专业办学成本比较低,特别是文科应用类的专业比较多。这些专业办学成本低,找老师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容易。
第三,有些高校为争取更多招生指标,就把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比如,经济学专业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后来又开设了能源经济学专业,实际上能源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能源经济学设置了两三门专业课而已。”
在储朝晖看来,要正视高校专业设置随意背后的高校管理体制问题。从宏观层面看,“一些高校认为,只要满足了上级行政管理的要求就可以生存下来,而不是了解社会和学生对专业的真正需求。于是,一些学校把专业设置当成综合性发展、‘做大做强’的一种展示,好像专业越多学校就越大,却不考虑某些专业的雷同性和社会需求,由此大量雷同专业被重复设置。”
具体到高校内部,“高校内的管理体制本质上是行政管理体制,造成了高校部门和不同专业的条块分隔,也是大学内部专业简单重复的结构性原因。”储朝晖说。
专业设置的逻辑结构
破除高校专业设置随意之弊,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本身责无旁贷。在李立国看来,“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来看,一定要考虑开设新专业的基本办学标准,比如师资条件、科研条件和物质保障条件,要明确最基本的专业设置国家标准。”
而从高校角度来说,“开设一个专业,要看是否与高校的办学经历相吻合。比如,一所中医药大学,如果过多开设管理类专业或者外语类专业,就与高校的办学宗旨不相吻合,这就是有问题的。同时,高校也要考虑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匹配度,以及高校所在地其他高校是否有类似专业,其已有的招生人数、就业分配都要综合考虑。”李立国说。
储朝晖认为,“大学专业设置有两个逻辑结构:一是专业的逻辑结构,即按照专业知识结构来设置专业。二是社会需求的逻辑,即社会对哪些方面有需要。这一需求不是像商店购物、点餐那样全部满足,而是要对社会需要进行筛选,进而确定哪些专业可以被设置。还要考虑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考量学生特定方向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很多高校仅根据以上某一方面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这种过度简化专业筛选、较少思考背后的专业逻辑,是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调整和精简专业时,也应该有专业评估,应整体考虑这个专业是不是有专业优势、社会需求、师资和学术上的独特性。如果是简简单单根据行政指令进行操作,仅因为某个专业招不到学生、就业率不好就撤销专业,大学专业设置随意的问题仍然不会根本解决。”储朝晖提醒说。(王阳)
高校专业调整不能“拍脑袋”
近日,中山大学发布消息,调整或暂停18个本科专业的2017年招生,由于包含其在国内颇具影响的社会工作专业,此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应该说,高校调整专业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既然社会在不断变化,教育的内容肯定也会随之改变。高校设置专业,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完善的,专业的实力强弱、社会需求、发展前景都会不断变化,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才是明智之举。
再进一步说,一些高校为建设“综合性大学”,不管自身有无实力或社会有无需要,盲目“大干快上”各种学科,随意设置专业,这才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还有一些高校,内部的专业设置就存在重复的情况。比如,有的专业间培养的区分度不足,有些专业名异实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差无几,只是名字不同而已,需要优化。因此,中山大学此次调整,得到了许多关注高校改革的人士赞同。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是否应该调整“社会工作”专业,各方意见不一。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是,国内已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并不算多,而中山大学的社会工作在业内属于翘楚。
社会工作专业近年来引入我国,是关于如何专业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服务弱势群体是这个专业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应该说,在现代社会,这个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实力强劲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为何会被取消?有社工专业人士分析,该专业的遭遇与其实务性强、研究性弱,无法为高校带来丰厚的科研成果有关。也有人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在国内发展时日尚少,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就业率低,也是被取消的重要原因。
对此种种分析,中山大学都从侧面予以了否认。从相关的报道看,学校对于专业的调整,是从本科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大类培养的理念出发,避免部分专业设置过细。
笔者认为,中山大学的改革勇气和实践探索值得肯定。但具体到一个个专业,其是否值得花费教育资源,是否为社会所需要,投身其中的老师、学生、被服务对象应该最有发言权。此外,还有一些专业越来越细化,也与其发展日益全面有关,在有条件的基础上,不宜轻易“拍脑袋”就一刀切地进行精简和取消。
因此,在考虑一个专业的学科价值时,不应该被自身的思维定式或高大上的概念“绑架”。低下身子,倾听呼唤,这样无论是设置还是调整一个专业,都不容易掉入“过于随意”的陷阱。(史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