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扶贫工作如何避免“养懒汉”

2017-01-13 09:37: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漫画:曹一

  【编者按】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党中央关于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承诺,坚定而温暖。

  近年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各地纷纷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准确识别,通过“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脱贫全覆盖,从而让政策红利更精准、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但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出现了“养懒汉”现象。有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比较重,缺少主动脱贫的动力;有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想摘掉“贫困帽”,但一些“懒汉”却想守住贫困村的身份,甚至为此闹事;有一些基层干部觉得,扶贫被少数人当成了一种福利……

  “扶贫养懒汉”现象到底多严重?会不会成为脱贫路上的绊脚石?应该如何化解?第34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邀请多位新华社记者,分析扶贫一线的典型案例,为破解“扶贫养懒汉”支招。

   

  听扶贫干部讲极端“懒例”

  谢佼(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

  各级党委政府用最大资源、花最大力气进行精准扶贫,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进展和成绩,但在基层一线,仍不时听到一些过于依赖扶贫干部甚至拿脱贫当要挟的极端“懒例”。这些“懒例”如果不甄别解决,可能会导致“价值倒挂”,影响脱贫攻坚的进程。

  下面就是记者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乌蒙山区以及川中丘陵地区、川西平原等地,从驻村入户扶贫干部口中听到的极端“懒例”。

  争当“贫困户”,4个儿子不认爹

  在一个有965人的省定贫困村,今年70岁的唐某某有5个儿子,4个大点儿的儿子成家后自立门户。唐某某与未成家幼子在同一个户口本上,而幼子多年前外出打工,下落不明。老迈体衰的唐某某现在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4个儿子认为国家有政策,其父脱贫是国家的事,是各级干部的事,开始以已分家为由,对唐某某在经济上、生活上彻底不管不问。迫于无奈,当地只能在2014年将唐某某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民们都说,唐某某的儿子们如果能尽到起码的赡养义务,每人每月拿100元生活费,唐某某月收入就有400元,就能脱贫。结果先例一开,附近村子家里有老人的都忙着分家,把老人单独分出去,干部苦于和这种“分家比着来、争当贫困户”的歪风作斗争。

  拿“签字”当“尚方宝剑”

  一贫困户无房,夫妻进城打工并把女儿带进城上学。在进行了帮扶工作后,扶贫干部年底和他算收入账,让其兑现脱贫。因为村内为贫困户选址建房尚未完工,要等到第二年才能交付使用。该贫困户因此在电话中向扶贫干部直说:“我现在在工地一年收入5万元,媳妇当清洁工一年收入1.8万元,收入我能脱贫,但房子我住不进去,我就不会签字认可,任何人也不能代替我签字。对你们的工作,我是一万个不满意。没有我签字,我就脱不了贫,就是要把你搞下岗!”话语之重,把接听电话的包户帮扶女干部当场气哭。

  讲述者气愤地说:“这位贫困户,你倒是一走了之,老婆娃儿带进城,村里给你建房的事你操过心吗?扶贫干部守工地、跑手续、做档案、把质量,呕心沥血,你还要把别人搞下岗,心里是怎么想的?”

  在一边看,看干部忙

  一个村子地处国贫县,贫困户多达180余户,户平均档案80余页,前后调整口径五六次,重整档案四五回,用纸十余箱,档案页页白纸黑字,本本密密麻麻。

  为了确保这些文本资料的准确,扶贫干部加班加点、熬更守夜。而因贫困户档案中多处涉及本人签字,有个别贫困户嫌麻烦,对扶贫干部说:“天天叫我来签字,耽误我这么多时间,你们干部是做什么的?国家还出工资来养你们……”

  一个市级贫困村有20多户精准扶贫户,对口结对帮扶的市级单位进行产业项目扶助,无偿提供2000只鹅苗,产蛋后鹅蛋按市场价格回收,结果没有几户愿意养。帮扶单位无奈,只能承诺给养殖者再额外无偿提供饲料补助,通过多方做工作,稀稀拉拉统计数目一共才300多只。

  过后又生枝节,有贫困户要求把鹅苗喂大一点打完疫苗再送来,这样不用喂多久就可生蛋见效益,鹅苗提供方觉得这样至少能保证成活率,也答应了。

  但让驻村第一书记伤心的是,鹅苗送到后,随车送来饲料一万多斤,当帮扶单位和乡镇干部一起卸车时,贫困户就排着队在一边看,连一个动手帮着卸车的都没有。

  “一个都没有。”这位20多岁、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驻村第一书记说,“连起码搭把手的都没有。那一瞬间我觉得很疲惫……”

  对贫困户不敢说、不敢批评

  这些例子,在各地扶贫工作实践中虽远不是主流,但也并非孤例,可是并不容易在正式场合中被表达出来。记者获得这些情况,靠的是数年来和各地十余位驻村干部的私交,他们大着胆说掏心窝的话。即便如此,他们也反复叮嘱记者,千万不要暴露他们的真实信息,因为“对贫困户不敢说、不敢批评。”

  一位讲述者说:“刚刚送走市第三方考核验收,又要迎来县全方位考核。贫困户认不认可、签不签字是脱贫工作的‘一票否决’,扶贫干部面对这些现象,哪里还敢说?”“不敢说,一说上级就不开心,觉得你在卸担子;上网也不敢发声,一发声大帽子嗖嗖嗖地飞过来,说你脱离群众啊,说你无视大局啊,说你形式主义不愿为人民服务啊。我们哪里受得起这么多批评?”

  究其所以,贫困有很多产生原因,“精神原因所致贫困”比“物质原因所致贫困”更具隐蔽性和传播性,其危害更大,脱贫难度也更长期和艰巨。

  当前精准扶贫不仅要精准到人,精准到钱、房、物,“因地制宜”;更要精准到人的“志气、精神、骨头”,真正“对症下药”。例如在四川大凉山区的某县,明文放在扶贫工作第一位的不是具体如何帮扶,而是首先向帮扶对象讲明“精准扶贫、不养懒汉”。

  “扶贫先扶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并非空谈,而是从精准扶贫任务最艰巨的一线得来的实际经验。“实事求是”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寻找正确方向的传家宝,只有正视个别贫困户身上客观存在的“懒汉”表现,才能剖析其思想及形成原因,找到办法把他们真正扶起来,让扶贫干部的心血和汗水洒得更值。

   

  扶不起可能是“扶姿”不对  

  姜伟超(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

  近期,一些文章里关于贫困户“拿不脱贫要挟干部”“脱贫路上赶着不走打着倒退”等吐槽,成为扶贫的热点话题。这样的贫困户到底存不存在,扶不起来的贫困户该不该扶?大家不妨先听个真实的故事。

  在西部一个扶贫任务极重的贫困县里,前些年政府给贫困户发“扶贫羊”,一户5只成年羊用来繁育。“扶贫羊”发下去了,过了几天包村干部到一户贫困户家里去,一数羊少了一只。“怎么少了一只?”答曰:“(孩子)他舅来了。”

  农村里,舅舅这个岗位不同于一般的亲戚,招待上轻易马虎不得。包村干部皱着眉头走了。又过了几天,包村干部来了一看,羊又不见了一只。“怎么又少了一只?!”“他舅又来了。”

  由于“扶贫羊”损失太大,当地政府不得不和包村干部签订责任书,逼着包村干部天天到贫困户家里数羊。这个“贫困户吃羊”的故事前些年每次去采访扶贫,当地的干部都要讲几遍,无非是贫困户如何如何不争气,累死也扶不起来等。但去年再到这个县采访时,却发现没有干部再讲了,负责扶贫的一位县领导反而对记者说,回过头来看,贫困户吃“扶贫羊”既是本能选择,也是必然选择,不能怪他们。

  这位县领导说,这地方当年很多群众一没羊圈,二不会养羊,最重要的是家里吃水全靠水窖积水,连脸都舍不得洗,你让他养羊,他看不到前景,与其等羊死了还不如吃掉。再者,贫困落后地区群众长期生活艰难,有什么东西先吃到嘴里,是天理也是公道。

  去年这个县又给贫困户发羊了。这次不但没有贫困户再吃羊,羊反而成了家家户户的宝贝。该县在征求贫困户意见的基础上,引导贫困户有统筹地使用精准扶贫贷款,在全县形成了“南羊北牛”格局。贫困户养的羊都是根据当地引进的农产品龙头企业的订单,统一购进,标准化养殖,每只羊一降生都有“身份证”。记者走进一户贫困户家里,外面滴水成冰,火炕上刚出生的羊羔正在美美地睡觉。“路通了,水通了,市场接通了,谁还舍得吃羊?那都是给娃娃娶媳妇的钱。”这位县领导说。

  此言大赞。一个好的扶贫方式或扶贫项目,必然要符合实际,是道德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结合体。“扶贫羊”徒具道德价值,却难以在致富上发挥作用,最终让贫困户背了“黑锅”。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扶不起来的群众,只有不对路的法子。所谓“扶不起来”,可能是你扶的姿势不对。

  说贫困户“扶不起来”,还有一种原因是干部自己的立场就没站好。近日,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甚广。文章说,一驻村帮扶的朋友聊天抱怨:帮扶队好不容易为村里联系到一个老板,争取到了一个投资茶叶的产业项目,老板同意免费提供茶树种苗,由村民种植,然后按合同收购茶叶。可后来村民变卦了,借口没有钱,要求老板出钱买化肥,老板不愿意,提出租地种植,但价格谈不拢,双方一直僵着,项目眼看要破产。

  这个事例是最近网上吐槽的“扶不起来”的典型,任谁一打眼都会觉得村民贪得无厌。但细细一想就发觉这位驻村干部所站的立场有问题,他要么站在老板那边给其找地找劳动力,要么站在自己这边急于完成一个扶贫政绩。要是站在村民这边,首先应该积极为村民争取利益。试问,谁不想把自己家的东西卖个好价钱?实在谈不拢,应该积极寻找村民为什么不配合的根源,而不是一味地吐槽与抱怨。

  记者日前去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袁家河村采访,男人们都在蘑菇大棚里忙碌,女人们则在自家门口将香菇的菌盖掰下,源源不断送入烤炉。但在两年前项目刚开始推行时,村民没一个配合的,给了菌棒也不种,把第一书记陈垣气了个两眼发黑。

  陈垣买了一条烟夹在胳肢窝下,开始挨家挨户走。连走了10多家贫困户,他发现最“富裕”的家庭手头也才只有500多块现金,娃娃上学要花销,家中病人吃药也要花销。贫困户还告诉他,当地都是山坡地,菌棒根本放不住。陈垣明白了,不是群众“扶不起”,而是他们亏不起,是干部“不接地气”。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袁家河村先是平整土地,后来扶贫干部又带领试种,现在蘑菇种植已成为该村脱贫的主要产业之一。

  有没有真的“扶不起来”的?当然有。记者到兰州市北部山区一村子采访,发现空旷的村道上,一名50多岁的男子正抬头望远,悠然自得。细问才知,这位“悠闲”的村民其实是低保户,没灾没病,就是不干,连地都不爱种。不仅如此,一没钱就到乡镇去闹,在他眼里全是“不平事”。

  干部不厌其烦,有时就私自给个百十块。自打前年去过一次北京后,他凡事必谈见过某某著名主持人,仿佛有了依靠。村民见了就打趣,你又去北京了?每当听到这句话,该低保户往往不语,只在嘴角挂上一抹不着痕迹的微笑,高深莫测地点点头。

  拿贫困当争取低保的筹码,村民看不过去,三番五次把他从低保户里选下来,村两委又做工作把他纳入。该村村支书说,我国的扶贫是举全国之力改变贫困者的命运,必然要保短板,不保他对不对?肯定不对。不保他,他的家人就可能生活无着,古稀老母就可能老无所依,政府不能坐视不管。但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的,我们不能因此来否定我国的社会保障,也不能因此就质疑扶贫的公平性,更不能因此否定扶贫的伟大意义。

  是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走进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就不会再有“扶不扶得起来”的争论,群众也才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责任编辑: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