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报销腐败的病根是权力任性

2016-12-29 08:54:00 来源:正义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中央纪委网站近期公开曝光八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包括税务总局官员公款旅游违规报销、南京烟草专卖局干部虚开发票套取会议经费用于接待等问题。据“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违规报销涉及面广、报销名目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一些落马官员甚至把报销作为贪腐的重要手段。

  报销何以能成为违规谋私甚至贪腐的温床,是因为没有报销制度吗?不是。出现问题的单位并非没有财务报销制度,特别是对于国有单位来说,都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财务报销、审核制度,还要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因此,面对一个个令人瞠目的“报销腐败”个案,必须要深一步追问,造成财务监管“失灵”的因素都有哪些?

  首先,有些报销科目很容易成为违规报销的“温床”。据报道,很多违规报销都是打着办公费、招待费以及交通费、通讯费的名义进行的。报道还说,“在办公、差旅等经费管理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弹性较大的培训、会务等经费容易成为‘浑水摸鱼’的渠道。”这些容易被“浑水摸鱼”的报销科目,就应该是重点监管的对象。一方面要细化科目内容,使报销事项进一步具体、明确,另一方面要细化报销流程,不但要细化前置的审批流程,还应该建立报销事项的核验制度。如果核验到位,把自购家具的发票虚列为办公家具到单位报销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其次,报销腐败后面大都有权力的影子。从那些报销腐败的案例来看,大多都是单位领导违反报销制度,或把个人消费冒充单位支出报销,或用虚开的发票套取公款。而类似“发票书记”朱家臣这样的强行向下属单位或管辖企业摊派发票,将报销发票变成变相索贿手段的行为,更是权力任性的结果。

  报销腐败的得逞,除了权力的任性之外,还离不开财务人员对领导意志的服从,甚至是与权力的合谋。“报销腐败”往往是在领导授意安排下,财会人员参与造假。说报销腐败具有隐蔽性,更多是对外而言的。正是有了财务人员的“专业帮助”,贪腐官员的报销腐败才容易躲过审计部门的外来监督。

  再次,也要反思外部监督的乏力。一般来说,领导再任性弄权,也只能在单位内部发威,如果外来监督能及时发现问题,报销腐败也不会养痈遗患。然而据报道,目前被查出“报销腐败”问题的多是由于内部人士举报。虽然财政、审计等部门都有监管职能,但在实际过程中监管很难到位。“审计部门一般只关注发票真假,财政部门则关注是否超过预算。”

  报销腐败只是病情,病根还在于权力的任性上。遏制报销腐败,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压缩权力任性的空间。报销科目模糊,明确之。报销制度粗疏,细化之。外部监督不力,补强之。只要有了科学的制度设计,细密的流程监管,有力的外部监督,就能最有效地压缩权力干预的空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发挥了效力,腐败分子利用报销手段谋取私利的如意算盘就会泡汤。

责任编辑:范金鑫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