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口水淹不死没诚信电商 我们还能怎么办?

2016-12-19 10:27:00 来源:扬子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这两年,对于电商虚假促销、坑害消费者的现象,社会舆论口诛笔伐从未间断,包括央视今年315期间也曾揭批电商虚假促销“五宗罪”;而政府部门对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的行为也屡有处罚,北京市发改委今年就开出过两份有分量的罚单:当当网因存在各种假促销的价格违法行为被罚15万元;聚美优品则因未标明原价含义,以及未让消费者享受到应有的优惠,被罚款2万元。此外,物价部门每当电商节临近,各种警告、提醒也几乎成了“规定动作”,可谓用心良苦。

  然而,单方面的口水仗对无良商家是无效的,现实就这么残酷。在虚假促销都成了过街老鼠的情形下,“16.7%商品价格假促销”这样一个来自中消协的官方权威消息,让人细思恐极。这里所捅出的真相对所有将网购越来越当成一种习惯的消费者来说,几乎是“灵魂一击”——每6件商品,就有一件在玩价格猫腻,在左一句亲,右一句亲的背后,简直无法想象屏幕那端不良商家究竟是怎样嘴脸?没有了和顾客照面的场景,面子什么的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出点事,网络卖家随时可以闪人,逃避责任变得更容易。

  不要说这些不良商家跑了,还有一笔向平台缴纳的保证金,区区几万保证金相对于一个爆款就卖个几十上百万的大促,又算得了什么?扬子晚报此前报道了一个案例,南通的一位消费者发现网购商品有问题想索赔,但却找不到卖家。而找电商平台,卖家缴纳的保证金都已经赔完了,法律上电商平台是没有义务为卖家垫付赔款的。索赔官司打输了,消费者自认倒霉。

  诚信本是商家的生存之本,但“不知耻者,无所不为”,诚信又算什么?当诚信缺失的时候,法治必将被寄予厚望。眼下需要补漏的地方太多,上述南通消费者索赔案已经暴露了出来;今天消费评审团的案例,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维权难的尴尬。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无法从法律层面提出多少深刻有见地的意见或者建议,但我们的心声需要被听到被关注:堵住制度漏洞,别让侵权者轻易躲过惩罚;适当的惩罚性赔偿要有,不仅是为罚到他肉疼心疼不敢再犯;而且要以此调动广大消费者的维权积极性,来一场反消费侵权的“人民战争”,彻底净化电商大环境。(宋学伟)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