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不还清欠债,地方政府谈何公信力?

2016-11-03 11:19: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背景:媒体记者日前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经逐级统计核实,截至9月底,山东全省已累计偿还政府拖欠工程款663亿元,偿还比例为66%,其中14个县市已全部完成清偿工作。 

  京华时报发表晏扬的观点:法治社会,政府应带头守法守信。政府工程欠薪,不仅损害建设单位和农民工的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甚至起到某种负面的“示范”作用。鉴于政府工程欠款现象负面影响大,偿还政府工程欠款就理应成为各地“清欠”工作的重头戏。对此,政府首先应做好自己、做出表率,才能更加理直气壮、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治理欠薪。集中“清欠”之外,更要建立预防欠薪的常态机制。譬如加强政府工程立项管理,对于那些资金未落实、可能存在欠薪隐患的工程项目,坚决不允许其盲目上马;对那些批准开工的项目,要建立“欠薪保证金”制度,保证工程不因资金紧张而欠薪。同时,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欠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予以严厉问责,乃至追究刑事责任。实际上,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恶意欠薪罪”同样适用于单位恶意欠薪:“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其实,清偿政府工程欠款并不缺少办法,而是要看能不能动真格。 

  小蒋随想:政府性欠账还与“新官不理旧账”有关,前任官员拍屁股走人换地方当官,现任官员惯用的搪塞辞令是“不了解情况”。背后的意味是,花钱搞项目产生的政绩被前任捞走,现任官员不愿意替前任还债擦屁股。此外,虽然行政诉讼法已实施多年,但民告官一直没有摆脱“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尴尬。与政府打债务官司,可能陷入“持久战”。政府干部出庭应诉也属“公干”,丝毫不影响拿工资享待遇,社会群众打官司则必然耽误正常工作,若案子久拖不决,群众实在拖不起。还有,权力越轨不时出现,无论是向司法方面“打招呼”,还是给与权力者过不去的人“穿小鞋”,都可能让无权无势的要债者吃不了兜着走。正因为有上述主客观原因与掣肘,政府性欠款成为一种堂而皇之的恶例性存在。消除政府性欠债,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摆脱权力干扰,让债务关系回归依法执行的正轨,这考量着法治与限权的成熟度。另一方面,高层早就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那些不当决策欠下巨额债务的前任官员,必须实施终身追责与惩处,才能减少行政者乱借钱滥花钱的冲动。 

  大学操场对外收费与“大院式傲慢” 

  背景:上海理工大学田径场开始对外收费引发争议,办理一张110元的充值卡,进场10分钟以上按每小时15元收费,周边居民吐槽玩不起。 

  京华时报发表刘雪松的观点:校方解释,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一个相关文件规定,免费的午餐必须得给,更何况还需要管理成本;并且,此前因为田径场无序开放,还频繁地发生外校人员与本校学生的冲突。上海理工大学与居民之间的这场运动“交易”,实际上是拥有体育运动场馆与设施的一方,试图突破指导性文件盲区、解决现实尴尬的一次试水。收费高低暂不论,这也终究只是权宜之计。2014年国务院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出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既然是“国家战略”,从“国家战略”的投入中拨出一点资金,这些困难恐怕就不是个事儿了。以社会福利的形式,由政府部门补贴给学校,再让市民以福利的心态去享受,到那时,学校和市民还会感到为难吗? 

  小蒋随想:在我看来,上海理工大学此举未必是“想钱想疯了”,更大的可能是为了“驱赶”外来人员。上层不断提出,行政机关、学校等单位要“敞开大门”,让这些单位大院内的停车场、运动场等可以被社会群众共享。但是,许多习惯了“大院式管理”的单位,很可能觉得“专享”是一种特权与身份的象征,从骨子里不想让旁人分享院内设施的一杯羹,更讨厌外来者搞得“乱哄哄”。但是,继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显然不符合上层精神,那么该怎么办?“经济手段”浮出水面,此举不恰恰是当下许多管理者惯用的“调控方式”吗?对精打细算的大爷大妈、只是闲逛的周边居民而言,免费进去遛遛是一回事,让其花钱办卡则是另一回事,“入场费”会使相当一部分人“主动退避”。说到底,这不全是政府给学校一点补贴,学校就愿意“对外开放”的问题;而是暴露出“大院单位”的自私垄断心态、拒绝“外人添乱”的傲慢与偏见。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欠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