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新华网评:激发节俭养德的“全民效应”

2015-04-18 11:37: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纣王之祸,起于象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这些流传至今的古诗文传承着我们民族对生活奢侈与节俭的一贯态度。然而,这个时代丰富的商品供应,却让很多人成了“购物狂”,不管需不需要,不管吃不吃得了,买了再说。

  当你的同事买了iphone 6,你会不会也把手中的iphone 5s换成了iphone 6?当你的同学买了一辆豪华轿车,你会不会也把自己的紧凑型车换成豪华车?如果只为攀比虚荣,就盲目花钱,造成浪费,危险就会悄然来到你的身边。当年刚刚成名的拳王泰森也曾以为自己会有花不完的钱,后来却不得不为了钱而比赛。

  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有错吗?没错。但享受高品质生活应该基于你之前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用来享受生活的钱,应该不会影响到你的储蓄和投资。否则,先去奋斗吧骚年!

  但是,人总会疲倦、总会退休,价高物美的东西却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而吸引人,如果习惯了高消费的生活,总有“家道中落”的一天。

  要想幸福生活绵延长远,就得始终保持正确的心态,让自己容易满足。可以吃鲍鱼龙虾,但咱“光盘”不浪费;也会自己做健康可口的白菜豆角,体会生活乐趣;可以拥有世界名车风光地出行,但咱法律和公共安全意识时刻在心,决不在公路上飙车;也会挤挤地铁公交,体味世间百态。

  有了平和易满足的心态、节俭的生活习惯,不仅家有余庆,还会让人更有公德。不浪费电,珍惜能源;不浪费水,珍惜资源;不浪费别人的时间,珍惜别人的劳动,享受助人为乐,收获尊重与信任。

  上面的说教如果能算是口“鸡汤”,我已倍感荣幸。下面咱们来说说“鸡肉”的事。

  “人有我无”的羡慕嫉妒恨,加上“上行下效”、“明星效应”的心理刺激,最容易引导社会大众的追逐。所以,要让“节俭养德”取代“追名逐利、奢侈享乐”,心病还需心药医。

  如果我们社会传递的价值是“有钱就可以任性”,“只看名气有多大,不管怎么出的名”,“节俭养德”取代不了“追名逐利”;如果名人、明星这些最能引导公众效仿的人,标榜的只是奢侈的生活而非公益助人、不图回报的的人生价值,“节俭养德”取代不了“奢侈享乐”。

  要让那些勤俭持家、诚信经营的人富有,要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捍卫司法公正的人富有。在这些影响到民族价值追求和社会道德水平的“特殊市场”中,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规律”和“市场选择”,应出台法律政策,让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才能广泛深刻地激发节俭养德的“全民效应”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