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发有为将“四个全面”擦亮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
有哲人说:“朴素不等于真理,但真理总是朴素的”。“四个全面”,简洁明了,似乎是再通俗不过,却蕴藉丰富内涵;看似平白朴素,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分量和力量。“四个全面”的提出,意味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为实现前三个全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如果说中国梦凝聚了亿万国人的价值共识,那么“四个全面”将这种共识更具体化、也更明确化。“四个全面”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例,我们所称的小康不是少数人、少数地区的小康,而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也不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小康,还包括生态等方面的小康。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每个人也都拥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权利,无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为公民怀揣理想并实现理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制度支撑。
毋庸讳言,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如此追求法治。原因就在于,我们已感受到依法治国的巨大魅力。正如法学家拉德布鲁赫的形象表达,“法律秩序关注的是,人类不必像哨兵那样两眼不停地四处巡视,而是要能使他们经常无忧无虑地仰望星空和放眼繁茂的草木。”信仰法治,支持依法治国,还因为法治是现代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被誉为“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有了良法善治,公民才有足够安全感;有了法治,公平正义才不会虚幻。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依法治国同样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
2015年不同寻常。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还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四个全面”不可能一下子实现,但每一天、每一年的不懈努力,就会离宏伟目标更进一步。比如按照规划,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几年时间,这就更需紧迫感和使命感。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马克思如是说。奋斗,人生才能出彩;奋斗,国家才能昌盛。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让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四个全面”是历史使命,也是宏伟目标;是新的集结号,也是奋斗指南。咬定目标,怀揣雄心,用全民奋斗将“四个全面”擦亮。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