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光明网:一些官员习惯用公款过自己的小日子

2014-05-06 10:09:00 来源:光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今天(5月5日)有媒体报道了一些地方的纪委在五一期间到酒楼景区查发票抬头信息的消息。报道称中共辽宁省纪委的工作人员通过查看商家发票机,发现了一些公款消费线索,而重庆市有关部门也通过同样手段发现了一些疑似公款消费线索。

  纪委、监察部门在节假日到酒楼、景区等场所,通过查看商家所开具的发票,来发现违反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的有关线索,是纪委通过正常途径履行自己分内正常职责的举措。纠“四风”也好,执行“八项规定”也罢,必须有相应的手段。否则,规定再漂亮,也无非一纸空文。

  以往许多“从小事做起”的规定,因为“小事”太小、太琐细反而成为可做可不做的事。规定要求做的小事,没人或少人做;规定要求不能做的事,许多人却随意做。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规定的执行上缺乏操作的途径。而这里所谓缺乏操作的途径,并非是没有途径,而是没有去发现和开辟这种途径。现在,纪委节假日到酒楼、景区等地查看商家发票机信息的做法,就是发现这种途径并循此途径确保规定得到执行的正确方法。

  实际上,如何监督检查执行“八项规定”,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费时费力去研究的事情,更不是一个需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可操作途径的事情。“八项规定”所禁止行为的多发地,就是纪委监察部门检查“八项规定”执行效果的地方。问题就在于纪委监察部门敢不敢动真格,敢不敢在公款消费范围较大的情况下“得罪”数量众多的同地、同级甚至上级部门官员。

  早些年,浙江曾处理过部分操控了当地组织人事任免、绰号“地下组织部长”的黑社会头目“陈阿太”。此人之所以能够控制上至市委书记等一众官员,就是因为“陈阿太”在出入歌厅、洗浴城等声色场所时,发现当地电视上的“熟面孔”也是这些场所的常客,于是开始留心记录出入于此的官员姓名,然后再据其记录“结交”这些官员,以违纪揭短为要挟,控制了这些官员。

  此事案发,人们不禁思忖,为什么“陈阿太”可以通过如此简单的方法来控制“失足”的官员,而纪委监察等部门却不可以通过如此简单的方法来控制官员的“失足”?不去酒楼、酒店、景区、歌厅、浴场等地去查官员腐败的线索,坐等举报发现线索,甚至对举报的线索也不屑一顾,这就是近些年越来越多官员失足于声色场所的重要原因。

  据上述报道,中共辽宁省纪委工作人员在朝阳市只查看了5家餐饮商家一顿饭的发票机信息,就发现了20多张疑似公款消费的发票;而中共重庆市武隆县纪委工作人员在天生三桥景区游客中心也发现了多张疑似公款消费的发票 ……这种情况说明,尽管执行“八项规定”的雷声够大,雨点也不小,但是一些官员已经习惯了用公款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为此,他们敢在任何“凶险”的环境中率性而为。对这种官员,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断绝他们使用公款的途径,打发他们回家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纠正“四风”,执行“八项规定”,就应该像上述报道中的纪委工作人员那样,找对时间、地点,通过正常的检查监督途径去发现官员行为不正常的线索。当然,这些正常的途径还多得很,循此途径而为的方法也并不复杂。比如给公车“贴标签”,比如禁止高档消费场所为财政拨款等单位开具发票等,就都是纠“四风”、执行“八项规定”的简单易行的途径和方法。

责任编辑:鲁珊珊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