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率缘何会低于30年前?
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近日表示,从1981年到1985年的“六五”时期,居民消费率曾达到51.8%。“十二五”时期,居民消费率即使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5%,仍低于“六五”时期。他建议应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力求使居民消费率有大幅度提高。(12月24日《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国民收入水平也已获得很大提高。所以,按说现在的居民消费率应当远高于30年前才正常。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相关官员与专家却表示,“十二五”时期,居民消费率即使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5%,仍然低于“六五”时期。而细细分析一下可知,我国“十二五”时期居民消费率即使提高10个百分点,仍然低于“六五”时期,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从1981年到1985年的“六五”时期,我国还处在福利分房时期,居民通过福利分房解决居住问题。当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国民收入水平获得稳步增长之后,居民也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所以当时的居民消费率呈现较高水平。而现在早已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尤其是近些年来房价畸高增长,导致许多民众为了买房或供房,不得已压缩自己的消费,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在这种情形下,居民消费率甚至还没有30年前高,实际上也就并不令人奇怪。
另外,从1981年到1985年的“六五”时期,居民子女上学包括读大学都不须缴纳高昂的学费,就医看病也可以通过公费医疗制度解决,这样也就可以节约出不少的资金用于消费,消费时也没有多大的后顾之忧,所以居民消费率较高。而现在居民子女读高中需要缴费,尤其是上大学需要缴纳高昂的学费。同时,大部分居民已经无法享受到公费医疗,看病需要自己掏腰包,而当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又不够健全,保障水平尚不够高。这样居民也就不得不要为子女读书与看病压缩消费、进行储蓄,居民消费率自然也就会相应降低。
当然,对于当前居民消费率不够高问题,不可能通过退回到计划经济时期做法予以解决。但是,无论是在何种时代,都应当优先解决民生问题。而我们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改善民生。同时,消费得到提高,才可能促使经济不断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正因如此,人们期盼国家与政府能够通过有效稳定房价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通过进一步完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消费上的后顾之忧,以通过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率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促使经济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并进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魏文彪)
- “最贴近舌尖”消费升级传递的积极信号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