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阿胶“玩”出新花样,老字号“潮”起新活力

2025-08-05 16:12:5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聊城东阿县,千年阿胶正抖落历史的尘埃——有人捧着速溶阿胶粉冲进早高峰地铁,有人在阿胶主题酒店里学做养生糕点,还有人对着4D银幕惊叹阿胶从汉唐走到今天的传奇。当“能吃又能玩”成为东阿阿胶的新标签,这座中医药老字号正以鲜活姿态,在齐鲁大地上掀起一场传统与潮流的碰撞。

 从药匣到书桌,阿胶玩起“快闪”

  年轻人的办公桌上,正上演着阿胶的“变形记”。再不必守着砂锅慢熬整日,一勺阿胶速溶粉倒进咖啡杯,搅拌间便融成琥珀色的养生饮品。这款被称作“打工人续命水”的新品,背后藏着十年磨一剑的匠心:为破解阿胶难溶解的痛点,研发团队独创“真空低温干燥”工艺,像给阿胶颗粒穿上“亲水衣”,遇水即溶的魔法让复购率飙至60%。从药铺里的块状阿胶,到便利店就能买到的即食阿胶糕,再到能拌酸奶的阿胶粉,东阿阿胶把“滋补”二字拆解成无数个生活场景,让千年良药成了年轻人随手可得的“健康搭子”。

  从工坊到景区,文化玩出“沉浸感”

  在东阿阿胶城的老胶坊里,蜡像师傅正重现“九提九炙”的古法工艺,蒸汽氤氲中,游客们踮脚张望那口传承三千年的金锅银铲。转身走进4D影院,座椅随着剧情震动,仿佛穿越到清代东阿镇的漕运码头,看阿胶顺着运河销往四方。这不是普通的景区,而是东阿阿胶打造的“活态博物馆”:既能在数字化车间看机械臂精准配料,也能亲手搓制一枚阿胶药丸;既能在中国阿胶博物馆读懂“阿胶与《本草纲目》的故事”,也能在药膳餐厅点一份阿胶炖鸽子。当“参观工厂”变成“文化研学”,当“买阿胶”变成“带走一段记忆”,老字号的文化底蕴,成了最动人的旅游吸引力。

  从单品到集群,产业玩出“加速度”

  东阿县的地图上,阿胶的故事早已超越单个企业。沿着阿胶街漫步,东方阿胶的透明工厂里,智能化生产线日产5吨阿胶糕;御颜堂的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试验阿胶与益生菌的“跨界组合”。这得益于当地“链长制”的推动:政府搭台制定20条扶持政策,龙头企业东阿阿胶敞开供应链,中小企业专攻细分市场——有人做阿胶面膜,有人研发生物饲料,连包装厂都玩出“国潮风”。2024年,这个县域阿胶产业集群营收突破百亿,就像阿胶熬制时的层层胶质,企业与产业、文化与经济,正熬出黏稠而坚韧的发展合力。

  当老字号放下“老古董”的架子,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撞出了火花。东阿阿胶的“玩法”,说到底是对“守正创新”的注解:守的是阿胶的道地品质,创的是贴近生活的表达;守的是工匠精神,创的是科技赋能的智慧;守的是文化根脉,创的是可感可及的体验。这股活力不止属于阿胶,更给所有老字号提了个醒:传统不是包袱,而是待发掘的宝藏,只要找对与时代对话的方式,老牌子就永远能玩出新花样。(文/王鹏)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