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乡村夜话”,干群连心谋振兴

2025-06-19 17:01:1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政策怎么落地、村里准备怎么干?今晚大家敞开心扉说,不要有顾忌!”6月4日晚饭后,岳西县古坊乡上坊村汤畈组文化广场上,乡党委副书记方丽玲与汤畈组、钱畈组、余湾组、岩下组四个片区的村民代表围坐一起,解读政策、谋划发展,开展了一场别样的乡村夜话会。(6月19日 安徽日报)

  镇村两级干部主动走到群众身边,坐着小“马扎”、围在屋场下,促膝而谈听民意、谋发展,并完善跟踪问效机制,确保问题清单逐项清零。这样一场接一场现场办公向下,干部一线听民情,一线解题“暖民心”的“乡村夜话”,无疑正是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路的创新实践。

  不可否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访群众,以期在履职尽责中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然而以往的工作,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群众声音被听到的十分有限,甚至听不清、听不见。如此一来,群众的诉求就会得不到及时解决,群众的心声就会得不到有效“回音”,这是非常危险的。

  事实上,“乡村夜话”和平常所见的“基层走访”并无本质区别。既然想做百姓的“知心人”,就应该带着一颗为民务实的“心”来,和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地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而“乡村夜话”就是凭借这种方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使很多现实的问题都得到了实际解决。也正是用心去为群众办事,才换来了群众满意这一口碑。

  “乡村夜话”最大的特点就是镇村干部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走亲、唠唠嗑,让干群围在一起,让民意聚在一起,不仅拉近了干群情感,更理顺了工作思路。这也深深启示着我们——乡村治理只有真正靠近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只有真正走进百姓心田,干群才能彼此信任。

  “乡村夜话”打通了干群交流交往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党员干部可以和群众面对面交流,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乡村夜话”能否长红,能否真正成为干群交流交往的“连心桥”,关键在于群众提出的困难问题,能否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这就要求当地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一一认真回答,对收集的问题能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解决的当场做好解释,持续跟进,确保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案。(文/文君)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