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诗词里的黄河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是刻进中华儿女血脉中灵魂里的关于黄河最深沉的记忆。她不惧艰险顺势攀越高原,谱写一幅幅壮阔昂然的生命画卷,留下千古美景供诗人评说。她又有母亲般宽广胸怀与慈悲,于无声中,用泥沙塑造了万物恣意生长的家园,她以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塑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或被黄河折服,或临黄凭眺,或触景生情,黄河所经之处都留下动人诗篇。
沿着诗词里的黄河,我们得以窥见黄河文明的发展印记。品味诗词里的黄河,我们仿佛看到一条巨龙气蕴山河、撼天动地。带着诗词走进黄河,当诗词照进现实,我们与古人同频共振,黄河诗词是穿越千年的看不见的线,把千年前后的中华儿女一脉相承紧密相连。
黄河,是豪放拼搏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河的拼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王朝。她来自巴颜喀拉山北麓,一路蜿蜒曲折,从细若悬丝的涓涓细流到滔滔不绝的洪涛,从清澈见底的山涧溪水到巨龙奔腾的壶口瀑布,黄河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不以万物为转移,坚定奔流向东。
黄河,是泾渭分明的黄河。泾渭分明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八水绕城长安秀,泾渭交汇清浊分”“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泾水为清,渭水为浊,在泾、渭河流交汇处,两河水流虽已合流,但仍是显现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合流而不相融的现象。黄河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启示人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应该明辨是非,不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操守。
每位炎黄子孙的心里,都有一条黄河。当看到一缕孤烟笔直地升腾在大漠之上,仿佛是天地间地唯一标识,而黄河在落日地余晖中静静流淌,“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诗句脱口而出。当站在壶口,看金色瀑布倾泻而下,瞬间感受到浊浪掀天,“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是我们与古人的共同感触。而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治黄工程造福沿黄人家,而今的黄河大荔段,盛夏时期集中连片的荷塘荷叶田田,荷花渐次开放,让黄河也有了江南水乡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当诗词中的黄河走进现实,流传千年的诗词在这一刻具象化,课本上的教育也在此刻完成闭环。(文/杨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