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何以中国 | 泰山文化:华夏文明的巍峨脊梁

2024-12-02 17:40:2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华夏大地的东方,有一座山,它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齐鲁大地,它就是泰山。泰山,不仅仅是一座自然意义上的山峰,更是华夏文明的巍峨脊梁,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宗教与民族精神,其深厚底蕴犹如一部宏大而深邃的史书。

  泰山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那个蒙昧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时代,泰山就已成为先民们崇拜的对象。他们仰望这座雄伟的大山,敬畏它的高大险峻,惊叹它的风云变幻,于是赋予了泰山种种神话传说。这些传说与当时的原始宗教信仰相互交融,开启了泰山文化的滥觞。

  随着历史的演进,泰山逐渐成为历代帝王告祭天地的圣地。自秦始皇开始,先后有多位帝王亲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这一盛大而庄严的仪式,是古代帝王向天地宣告其统治合法性、祈求国泰民安的最高礼仪。帝王们的封禅之举,使得泰山的政治地位不断攀升,成为国家权力与正统的象征。每一次封禅,都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政治、文化盛事,不仅有帝王的銮驾仪仗、文武百官的陪同,还有众多文人墨客相随,他们留下的大量诗词歌赋、碑刻铭文,进一步丰富了泰山文化的内涵。

  泰山的石刻堪称一绝,它们遍布泰山的各个角落,或镌刻于陡峭的崖壁之上,或立于古朴的庙宇道观之中,或镶于幽静的盘道两侧。这些石刻涵盖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字体风格、不同的文化内涵,既有帝王将相的豪言壮语,也有文人雅士的吟诗作对,更有普通百姓的质朴祈愿。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泰山的沧桑变迁,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泰山脚下孕育的民俗文化同样丰富多彩。每年的泰山庙会,热闹非凡,香客云集。人们怀着虔诚之心登山朝拜,祈求平安健康、家庭幸福。庙会上,各种传统技艺展示、民间艺术表演琳琅满目,如剪纸、皮影戏、捏面人等,这些都是泰山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泰山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

  泰山文化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艺术。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多次登临泰山,发出 “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感慨,泰山所蕴含的雄伟壮阔、厚重包容的气质与儒家倡导的 “仁”“礼” 等思想相互契合,成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象征与寄托。在文学作品中,泰山更是常客,无数诗人墨客以泰山为题,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为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璀璨明珠。

  泰山文化,以其雄浑壮阔的气势、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屹立于华夏文明之林,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胸怀宽广、勇攀高峰,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书写辉煌篇章。(文/田崇强)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