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为基层减负要减“行”见“效”

2024-10-25 18:10:0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期,中央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要求“力戒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基层减负在于“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组织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真正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见之效提起来。

  必要的会议能够最直接、最及时地沟通交流、反馈问题、集思广益,达到开一次会、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但“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方面,文件、表格、责任状满天飞等现象,使“关键少数”疲于奔会,“困”在会议室,耗费了基层干部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要做好精文减会的“减法”,合并同类会议,减少无效会议,明确工作重点,缩短会议时间,使基层干部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本职中“大展拳脚”,真正办好让群众认可的实事,真正解决困扰群众的难题。

  要减去“形式歪风”的督导怪圈,让基层干部“想为”。督导的本意是督促基层抓好落实、指导解决实际困难。但将不该检查的任务也纳入督导清单,让基层“戴着镣铐跳舞”;“只督不导”,在基层指指点点多、指导帮带少,追责问责多、鼓舞激励少等乱象丛生,坚持“摸实情、减督查”,至关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有效开展干部“政治体检”,剥丝抽茧、从严从实剖析整改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等突出问题,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建立清晰明确的制度规范,力戒形式主义,精简督导内容,降低检查频率,减少层层陪同,确保基层干部真正能放开手脚、轻装简行。

  要减去“凡事留痕”的考核围城,让基层干部“善为”。考核是评价工作的“风向标”。一些考核单位为应对上级部门繁重的考核指标,造虚绩、秀材料、树盆景、以成绩代问题等考核“怪相”不同程度相继“上演”,最终造成一系列伪考核、“假创新”“盲内卷”严重违背了考核初衷。要从基层实际出发,摒弃“痕迹管理”的工作思维,注重工作成效考核,切实优化考核指标、精简考核类型、减少考核内容、压缩考核篇章,综合运用现场查验、群众反馈、动态评估等方法,检验工作实效,实现“重痕迹”向“重实绩”转变,多看实绩成效,少看纸面文章,确保基层干部改进抓落实方法、提高抓落实效果。(文/张传虎)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