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解锁“五四精神”传承密码

2024-05-06 08:58: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1919年5月4日,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从此,“五四精神”成为穿越时空的“青春密码”,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五四精神依旧如北斗星般熠熠生辉,照亮青年一代前行的道路,激励青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矢志不渝地砥砺前行。五四将至,广大青年干部当传承“五四薪火”,履行好新时代青年人的历史责任,在接力奋斗中扛起光荣使命,续写崭新华章。

  传承“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的“拳拳爱国心”,以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一百多年前,一批有志青年面对民族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敢为人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高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用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爱脚下的吾乡吾土吾国”的爱国之心。新征程上,当代青年要牢记英雄事迹,向英雄学习致敬,将英雄信念坚定、一心为民、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继续传承发扬,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坐标上寻找人生方位,在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进程中明确人生追求,紧握新时代的接力棒,把报效祖国作为最大追求、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责任、把奉献社会作为最大价值,将个人的吟唱汇入时代的主旋律,唱出激昂的青春之歌。

  传承“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殷殷报国情”,以斗争精神“千锤百炼”。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品格与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荟萃交融,淬炼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特色”万众瞩目,“中国故事”未完待续。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当自觉传承一代代青年代表“敢担当、勇向前”的奋斗精神,汲取“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奋进之力,以奋发担当的姿态、夙夜为公的状态,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斗争一线扛大旗、挑重担,争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和勇于担当的“责任人”。

  传承“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的“浓浓团结气”,以为民奉献精神“壮志凌云”。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在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今面对新的时代挑战和新的时代征程,应对纷纭世事与变化万千,青年群体同样不可缺席、无可缺位。“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广大青年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到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关键岗位上去,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能接“烫手山芋”、敢做“热锅上的蚂蚁”,用青春之理想、青春之活力、青春之奋斗,不断书写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文/卢璐)

责任编辑:张小南
新闻关键词:传承青年奋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