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时代文化“两创”的“山东篇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齐鲁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的精神内涵在这里汇聚,借助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已然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据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一直以来,山东始终把文化“两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创新,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讲好新时代文化“两创”的“山东篇章”。
推进文化“两创”,重在保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山东以挖掘呈现“山东文脉”为抓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复制回归珍稀汉籍1600余种,推出1816册的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启动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辑录整理山东历代传世文献,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同时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坚持统筹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推进文化“两创”,关键在创新。所谓文化“两创”,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山东坚持守正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山东大力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全面布局“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同时深入实施“山东手造”工程,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新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此外,山东还加快推动典籍数字化发展,浩瀚书海集于小小芯片,读者在手机上就能阅读典籍。
推进文化“两创”,更要贴近群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小戏小剧贴近群众、短小精悍的优势,广泛开展优秀剧目创演工作,探索“为群众送小戏小剧”和“群众演给群众看”两种创演模式,形成了小戏小剧乡乡演、村村演的生动局面,为文化惠民、乐民、育民起到积极作用。
今年,山东将在全省各地陆续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巡演2万余场次,作为山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探索,这张“文化味儿”十足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文化“两创”的道路上,山东始终昂扬前行,步履铿锵。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未来,山东将讲好新时代文化“两创”的“山东篇章”,努力开创山东文化“两创”新局面!(文/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