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笛悠扬唱出一体化、高质量的发展新篇
5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大关键词,协同推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重点平台等方面合作,以全国3.7%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约16.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超过1/3的进出口总额,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新闻网 11月30日)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要想旺、路通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交通对于乡村振兴的牵引和推动是关键之一。在密织的交通运输网中,安全绿色、便捷高效、互联互通的铁路网,正加快融入国家战略,“轨道上的长三角”为畅通经济循环,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提供绿色可靠的动力保证。
服务体验更好。织线成网、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让“市市通动车”从梦想成为现实,让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同城效应不断扩大。他们发挥大数据能力,精准服务旅客出行需求,超前研判,有序引导,安全通畅的高铁网让发展的红利惠及民生。通过在中小城市多站点、多方向开行始发列车,基本建成“1—3小时” 高铁交通圈。他们立于潮头,持续改进,高铁车站“一站一景”,“无票”进站、“码上”乘车、电子茶炉、网络订餐、智能选座、扫码点餐……客运提质让平安有序温馨常伴常新。
辐射张力更大。由长三角到大中国,不断延伸的铁路网补短板、畅通微循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6700余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已加速成型。2020年6月,“华东第二通道”的商合杭高铁全线贯通,成为长三角有效联系中原、江淮的交通干线。同年7月,“八纵八横”中沿海的沪苏通铁路正式开通,在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间建成一条便捷的铁路运输大通道,为老区经济发展打开新时代振兴之路。
发展合力更强。长三角铁路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调结构、大力增运量,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他们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班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他们心系“三农”,积极投身交通强国、乡村振兴,全力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他们与地方政府合力推动货运“公转铁”落地,建设路网性物流中心。他们想货主所想,发展“门到门”服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发展提能增效。
今天,“轨道上的长三角”提速驶来,以更高质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以更好服务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文/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