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是为民之道”,做群众满意的干部
干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落实者。作为干部,唯有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干部。只有贴近群众,才能真正做到群众满意。
广洁奉公,始终为民,坚守初心,维护公平正义。在治理过程中,干部还要时刻保持对干预民生事务的“顾问意识”。古人云:“凡为政者,以仁为先,是为政之端与不端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干部要始终怀有慈爱之心,关心民众的福祉,不图私利,不搞特权。干部要廉洁奉公、身体力行,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把执政的权力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法,确保自己的决策和行动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成为一名真正受群众欢迎和敬仰的干部。
凝聚心力,顿听民声,明察事物,以群众利益为本。周公谓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句话给我们指明了求治之道。作为干部,我们首先要以明察事物为基础,正确认识问题的根源和要害,理解民众的需要和期望。其次,要聆听民意,倾听民众的心声,关注他们的诉求和呼声。同时,干部的态度要温和宽厚,以亲切的微笑和和善的语言对待每一个人,展现出真心和关怀。同时,干部要充满敬畏之心,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对群众要有真心真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满意。
扎根本地,细致关怀,务实为民,精细化解决问题。古训:“务本者得细,细务者胜大。人皆爱其亲,矜廉亲等,可胜执政。”只有立足实际,扎实做好每个具体的事情,才能为广大群众造福。每一个干部都不能忘记最初的心,要坚持以人为本,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在具体工作中,干部要精细化地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关注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也要关心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社会民生事务。要多种形式、多层次地听取群众的声音和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有真正做到民心所向,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成为一名点赞的干部。
贴近群众,做群众满意的干部,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为群众谋福祉的信念,我们才能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满意。(文/段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