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越南高考中文题”火了,背后是中国文化出圈出海

2023-07-07 10:16:2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日前,#越南高考的中文题#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国内广泛关注和议论。作为一门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语言,汉语正逐渐走向世界,成为越来越多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之一。(7月5日 《成都商报》)

  事实上,越南并不是唯一在大学入学测试中设置汉语水平测试的国家。不仅在传统“汉文化圈”,在美、欧、中东、俄罗斯等地,许多国家都将汉语作为非必修外语测试的课目之一。这也表明了作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的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权重”日益增大,地位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高。

  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国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从而增强了文化自信,加速了文化出圈。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走向世界,成为海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庆祝。这既是对中国自身的肯定,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贡献。

  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与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为中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多便利,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互鉴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发扬自身的文化优势,讲述更多有温度的中国故事,让我们的文化被世界更多地“看见”。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让不同优秀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在文化传播中共同推动文化多样性和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创新和转化,就像一条涌动的江河,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让其继续流淌向前。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的表面,而应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通过其深刻的思想启示和文化支撑,不断丰富和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引领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推进文化与科技、经济的深度融合,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得到更好的传播。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出海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类型和形式,成绩单越擦越亮,《战狼2》、《流浪地球》等优秀影片在国际上备受关注,中国的动漫、游戏、音乐、设计在国际市场上广获赞誉,但不可否认,当前依然面临不少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壁垒,亟待通过举办文化节、文艺展演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同时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展现中国文化的创新魅力和时代价值。

  中国文化的“出圈”“出海”,是华夏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亮相,显现着独特的东方神韵和风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文化底气,像一位勇敢的舞者一样,自信地跳出自己的舞步,让中国文化在更多重要领域和场合发光发热,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文/孔德淇)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中国文化世界国际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