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多巴胺”与“内啡肽”双驱动,让文化动态匹配中国式现代化

2023-07-03 15:44: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色彩缤纷、活力四射的“多巴胺”文化,带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闯入公众视野,发展出了“多巴胺穿搭”“多巴胺旅游”等新文化产物。从对高服务高品质的淄博烧烤的追捧,到“远离多巴胺,寻找内啡肽”的讨论,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既是经济回暖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现,也是新时代新文化的蓬勃发展。

  外驱力满足,释放快乐多巴胺,共享发展成果。在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中护源续流,继承发扬,在多种多样的新文化中选育良种,精心培育,既能提高人民对社会的认可,也能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探索。享受不是奢侈,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对幸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享受现有的美好生活,就是梦想的光芒照进现实。

  内驱力唤醒,孕育文化内啡肽,涵养品质生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精神幸福和物质幸福的辩证统一,只满足了物质需求,没有精神需求的辅助,那么这种幸福是表面的、短暂的、不完满的。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就要刺激传统文化的“大脑”,分泌符合现代文化的“内啡肽”,孕育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温故知新,让创新成为最好的传承。

  内与外兼修,拓展文化自觉内涵,建设现代文明。要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文化,就要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心态,不仅要吸收外来文化,还要转变思路,从现代新生文化中厚植文化自信,不断拓展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让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动态匹配”,让中华魂跟上经济大力奔跑的脚步,创造出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文/丁洁)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