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在基层治理中涵养青年干部的“三种气息”

2023-06-19 17:13:4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拥有无限活力与可能的群体,青年始终是奔跑在时代前端的奋进者,同时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调整心态,戒“躁气”。古语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实现质的飞跃。青年干部来到基层锻炼就是这样一条实现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必须摆正心态,彻底摒弃“特权思维”和“作秀情绪”,戒骄戒躁地将自己融入到普通群众中去,沉下心、俯下身来将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事情办好办实。

  融入基层,接“地气”。“英雄起于阡陌,壮士拔于行伍”,扎根基层的天然优势在于贴近群众,并以直接面对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为每天工作的重心。在此环境中青年干部理应抛却“过客”心理,做到思百姓之所思,急百姓之所急,从沟通方式、工作方法等层面入手,做群众的知心人。只有解决群众对政策措施、政府工作的疑虑,才能使群众享有真正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勤于学习,强“底气”。底气来自于知识储备的充盈和业务素质的过硬,是树立坚强信心的基础。青年干部要通过与时俱进的学习,培养自身扎实的理论涵养和过硬的工作能力,切实做到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建设祖国未来的接力棒已然开始递交到新一代年轻人的手上,相信经此历练,我们定会在新征程中留下更多奋斗的足迹。(文/柴菲)

责任编辑:罗 燕
新闻关键词:涵养青年基层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