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推动“口袋公园”下乡刻不容缓

2023-06-02 22:04:3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和服务半径较小、形状和功能多样化的公共绿地。这样的公园在城市正日趋增多,给居民提供了休憩散心的好去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看得见乡愁的美丽家园,离不开宜居的环境,也需要口袋公园点缀其中。

  推进“口袋公园”入乡,首先要考虑功效问题。高密度城市群中的口袋公园承载着慢生活的梦想,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给大家撑开一片绿色的天空。而农村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们的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口袋公园”更需承载的是锻炼、交际等功能,最大限度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最大限度契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理念。

  推进“口袋公园”入乡,其次要秉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口袋公园”入乡,需要兼顾文化展示和特色设计,摒弃模板化、格式化设计,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环境、特色产业和人口特点等因素,在营造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分区设计适合不同人群的小空间,利用铺装、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元素,在原有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习俗和历史文脉,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传承与改造、大众化与独特性并存的休憩娱乐空间。

  推进“口袋公园”入乡,还需要重视建造与养护的连续性与长期性。不论是“口袋公园”还是常规大型城市公共绿地、城市绿化,不能重建轻管。若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开放后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例如公园内的垃圾处理、道路维护、娱乐健身设施的安全性维护、植物养护等必不可少。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需要付诸百分百精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坚持去做。

  “口袋公园”看起来是一枝一叶,但关乎群众生活,关乎为民情怀。推进口袋公园下乡刻不容缓,群众也一定会热烈欢迎。(文/高凤)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口袋公园设计生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