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薪火生生不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新的赶考路上把好前进方向,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以榜样之力燃起新时代新征程心中传统文化薪火,守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和文化根脉。
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学府里,还是村篱茅舍的乡村中,无论是独居一室的枯坐时,抑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一种声音时常响起:我们的文化根基在哪里?我们的文化认同在何处?我们的文化长河将奔向何方?
古人曾叹:“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今人亦叹:“虽有传统文化之脉而无众人之传,民族不立!”当今社会,部分人热衷过洋节,奉他国价值观为圭臬;部分人解构传统,让古人曾有过的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不断湮没;部分人戏说历史,使传统的道德范式悄然流失。当“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脱口而出,你是否知道,它出自《汉书》“修身好古,实事求是”?当《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的读者更多的是外国人,作为华夏子女,我们该喜还是该忧?
不过,先不忙悲观绝望,社会上还有很多的“燃灯者”,在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姜亮夫毕生致力于楚辞事业,“为人类留下了传统文化的一抹血痕”;冯骥才提出“大到村落,小到荷包”,十余年走访传统村落,系统整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社会团体,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千年的水冲走了千年的记忆,但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统,却注定要烙在中华民族的生命里。
宋代学者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当今党员干部当肩负起的使命与担当。今天,我们纵使不谈民族大义,不谈为国捐躯,也应该知道什么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根基,什么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我们要左手紧握“且教世界换了人间”的壮志豪情,右手秉持义不容辞勇于担当的道义,胸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热爱,笃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守,向燃灯者学习,去为传统文化开创一片天。
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变的荣光,她的下一缕墨香需要我们共同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薪火定会绵延不绝,暖暖映人。(文/张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