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建设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

2023-05-12 17:12: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五一”假期,多条全国“最美农村路”吸引游客纷纷前往“打卡”。(人民网5月10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流连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间,要清楚“路”要怎么走,“道”要怎么修,才能将条条道路延伸至千家万户,开辟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光明路”。

  党建引领明方向,拓宽乡村“发展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党的领导,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不断推动党建凝聚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聚焦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要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纳入年度乡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等灵活方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村“两委”干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桥头堡”作用,认真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措施,将“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打好经济发展“主动战”。

  生态保护添新色,修缮乡村“美丽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的道路要想走得远,就需要夯实生态“本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好“生态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吹响人居环境整治“冲锋号”,积极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将乡村大环境“面子美”和农户小庭院“里子美”相结合,以创建美丽庭院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户小庭院“里子美”,以农户小庭院“小美”,外塑乡村环境“大美”。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各乡村的风土人情、特色产业,因地制宜,让“本土”孕育“本地花”,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实现“绿”了青山“富”了村民,走出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安定有序强治理,护好乡村“和谐路”。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是乡村发展道路上的“定星盘”。乡村振兴道路要想走得稳,需要将乡村治理摆在重要位置,用高质量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深入乡村一线了解基层问题,同村民一起“共历春夏秋冬、共享山风雨声、共话鸡犬桑麻”,了解群众需求,将矛盾化解在“街头巷尾”,把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乡村治理的“上级部署”的观念转化成每个群众自发的“使命驱动”,引导村民自发参与基层自治,形成强大合力,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助力乡村振兴。

  招揽人才凤还林,打通乡村“回家路”。人才是乡村发展“活的财富”,让更多的人才扎根于田间沃野之上,打通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营造吸引人才良好氛围,以一片赤诚构建人才“洼地”,打好“乡情牌”,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唤起异地思乡之情推进“引凤还巢”,引导鼓励在外本土人才反哺故里、报效乡梓。发挥人才“领头雁”作用,通过人才示范带动,形成“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新气象,培养挖掘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激发乡村振兴的“一池清水”。

  乡村振兴在路上,每次都是新起点。回顾过去,来时的路意味深长,展望未来,“幸福路”更加清晰,“筑路人”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投身其中,修好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文/李旭潮)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人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