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急救知识进校园”也是素质教育

2023-05-10 16:08:5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5月8日,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操场上,医务人员指导学生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当日是第76个世界红十字日,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安全救护在身边”活动,当地医务人员向学生详细讲解溺水急救、创伤止血包扎与固定等急救理论与施救技巧,指导学生如何把握“黄金时间”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护。(5月9日《工人日报》)

  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和技巧,可以在危急时刻派上用场,在“黄金时间”挽救他人的生命。浙江金华市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无疑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急救员”。笔者认为,此举也是素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身保护意识与能力,也有利于自救和救助他人,值得大力推广。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每年约有55万心源性猝死病人,其中90%发生在院外。但是,由于急救车往往无法在抢救的“黄金时间”赶到现场,如果现场没有懂得应急救护技能的人,心脏骤停的患者得不到正确施救,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就有可能失去宝贵的生命。而现实生活中,除了专业医护人员外,掌握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人很少,面对病人突发的危急状况,身边人或束手无策,或因施救方式不正确,反而给病人造成伤害。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尚未开设“急救知识”教育课程,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率相当低,由于不了解急救和逃生技能,许多学生的自救以及他救的能力也比较差。比如,在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溺水事件,因盲目下水施救,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导致不少孩子的生命因溺水而凋零。因此,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非常有必要。浙江金华市这所学校将医务人员请进校园,让孩子掌握溺水急救、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成为一个个小的“急救员”,既可以在关键时刻自救,也能够采用正确的施救方式,在“黄金时间”及时挽救他人的生命。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2021年11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也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可见,开展健康和急救知识教育,是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但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加上在毕业考核和升学方面也未纳入此项内容,急救知识教育仍是“空白”。可以说,金华市这所学校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做出了一个很好示范,值得各中小学校借鉴和大力推广。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不是口号,需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类似“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各地教育主管等部门应发挥“指挥棒”作用,采取纳入考试内容、毕业考核或与升学挂钩等方式,敦促和引导中小学校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让这项素质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文/丁家发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