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 尝得“苦”尽“甘”自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点赞了同学们“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并希望同学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人生五味,苦最珍贵,苦尽方能甘来。广大青年干部只有深刻领悟“自找苦吃”的精神内涵,把“吃苦”精神贯穿学习工作全过程,始终敢于吃苦、甘于吃苦、乐于吃苦,才能使得苦有所值、苦有所获,在“苦滋味”中收获“甘甜”的精神财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尝得“十载寒窗”之苦方有“治学成事”之甘。毛泽东同志曾对党员干部说:“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刻苦学习、广泛学习、长期学习并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党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法宝,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秘诀。学非易事,贵在有恒。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干部要传承弘扬“下苦功学习”的优良传统,更加重视学习、深入学习,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号召,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坚持不懈学,在学思想、悟原理、强党性上花大气力、下苦功夫,增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以终身学习的姿态提升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争当新时代的“思想传道者”和“青年理论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尝得“宵衣旰食”之苦方有“建功立业”之甘。80后航天员王亚平在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中不断挑战人体极限,凭借对梦想的执着成功翱翔于浩瀚星空;90后运动员武大靖十年磨一剑精进技术,伤痕累累的双脚不能阻止他摘金夺银的步伐……前行道路上难免风高浪急,风雨兼程是奋斗者的拼搏姿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必须学会在风雨中“拔节而生”,在烈火中“百炼成钢”,勇于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胸怀大志克服重重阻滞,咬紧牙关冲破道道险关,不怕苦、不畏难、不避险。只有在困难挑战面前能够冲得上、顶得住,在压力重担面前能够“挺直腰板”、百折不挠,广大青年干部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源泉,支撑我们在新时代成就伟业、谱写华章。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尝得“为民奔波”之苦方有“百姓幸福”之甘。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无论是给老百姓送上“半条被子”的红军战士,还是廖俊波、黄文秀、朱治国等新时代好干部,他们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自己的心坎上,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在为民奉献中为百姓带去温暖,实现了人生价值。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做到“心中有民”“倾心爱民”,坚信“老百姓的事比天大”,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的辛勤工作中,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主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通过自己“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在与群众“手牵手”“心连心”中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汗水为墨绘出一幅百姓安居乐业、日子红红火火、社会和谐安宁的“良辰美景图”。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广大青年干部要珍惜当下的“苦”和“累”,全力奔跑、奋勇争先,承担起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千钧重担”,让梦想和希望照进现实,在新征程上开创无比光明的未来!(文/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