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好时节,炼得“三心”好读书
“门近冷霜能醒骨,窗邻春色好读书”,人间四月春光正好,第28个世界读书日”如“阅”而至。应惜金缕衣,莫废少年时,广大党员干部应以读书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把握好方法、锤炼好心境。
读书要有寂寞之心,将精度阅读和深度阅读相结合。当今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盛行,浅易的网络文学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虽然愉心悦目,但是对于充实底蕴与提升认知裨益不大。有道是“胸有万卷凌云志,案前需养寂寞心”,广览经典可以扩展认知,精读经典作品则可以提升脑力,而以上两种阅读方式都需要静下心、沉住气,甘于寂寞、心无旁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在繁杂的事务工作中保持一颗寂寞之心,将阅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使深度阅读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积水成川、积沙成塔,才能保证“才不枯”“智不竭”。
读书要有慎思之心,将书本所得与时代相结合。不同类型的书目所出自的时代和意识形态各有不同,导致其立场、视角的多样,这使许多经典作品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对所读之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带着辩证的眼光阅读作品;“知古鉴今、古为今用”,带着时代赋予的眼光去审视作品。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多读、多思、多写、多问,在读书的过程中保持独立的思考判断,“以我观物”方能在充分吸收书籍中优秀思想保持思想的独创性,不断提升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使“万物皆着我色彩”,在吸收理论精华的同时,保持清醒的认知和独立的判断,做到“慎思明辨”,让他人的书,产生自己的思想成果。
读书要有躬行之心,将读“无字书”与读“有字书”相结合。脱离了实践的阅读,虽读时满眼繁华,但最终很容易读成一纸浮物。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读书融入生活中,不仅能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兼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并且能够广采博纳、融会贯通,将书本所得与实践相联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读“万卷书”兼行“千里路”,以“明辨”而后“笃行”,在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中发挥历史知识应有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领悟真谛、掌握方法,广收博览、发展创新,将书本中的真理力量化为实践中的内驱动力。(文/苏圣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