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论见|主题教育要答好“三个选题”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对标“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学”上下功夫、在“干”上做文章、在“效”上见实功,答好主题教育“三个选题”,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坚持“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答好“理论赋能”题。翻开风雷激荡的乐章,每在重大历史关头,总伴随着思想的飞跃,引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走向新的胜利。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成果把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武装起来,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感悟思想伟力。要结合“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以主动性学习代替被动性学习,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中间,把所学所思与解决难题、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成果、转化为管党治党的成果。
坚持“百事成功唯恒力,千古风流在担当”,答好“实干兴邦”题。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开展主题教育,既要凝心铸魂、武装头脑,更要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狠抓落实,是对党员干部最直接的考验。当前,有的干部眼界不宽、标准不高、小进则满;有的冲劲闯劲不足,担当作为的勇气不足;有的说的多、做的少,抓落实力度不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政绩观,人人争当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人人争做“李云龙”式干部。要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做勇于斗争的“战士”,迈开双脚到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去,靠上去推动问题解决。要敢于触及矛盾,敢于挑最重的担子,矛盾面前不回避,重任面前不推脱,用步伐丈量责任,用真情服务群众,用实干改变面貌、争创一流,当好改革发展和为民服务的“施工队长”,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坚持“惟有为民真实意,异时陈迹付公言”,答好“初心宗旨”题。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宗旨和核心的价值所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无论是“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还是“把泪焦桐成雨”的焦裕禄,都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生动注解。主题教育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才是最终的阅卷人。只有解决好最关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老百姓才会真心竖起大拇指,主题教育才能取得最实的效果。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把群众的不满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把群众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高度重视群众所难所求所盼,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做实工作,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取信于民,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要坚持眼睛向下、工作下沉,打开门来搞主题教育,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在面对面交流中了解困难问题,在群众“最愁”上做研究,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始终把准民心民意这个基准点,出发点、着力点,总结工作得失,优化工作部署,提升工作效能,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主题教育“答卷”。(文/许翔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