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鲁网论见|@党员干部 快来get调查研究“装备包”

2023-03-29 09:21:0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党员干部唯有深入基层,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法宝”,才能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想正确打开“调查研究”,还需配备三个“装备包”,方能让调查研究结“硕果”。

  一双“泥腿子”。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强总理分享了他在地方工作时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查研究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在办公室听听汇报、看看材料、上上网,这样产出的调查结果如同无根之萍、无本之木。要想做好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就需迈开步子,从文件中走出来、从经验中走出来、从办公室走出来,深入基层、沉到一线、贴近群众,俯身躬行,“沉浸”于基层的“大天地”,既做到走街串巷实地调查,又要做到敲门入户听意见,在一步一脚印中摸清群众需求、找准问题症结、得出调查结论,真正让调查研究的“脚印”留在基层。

  一张“嘴皮子”。调查研究不能像“无头苍蝇”抓不住重点、泛泛而“调”,而是“开口”要准,问题要明,才能让调查研究事半功倍。要想做好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不妨事先做足“功课”,为开展调查研究提前准备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问题清单”,确保调研问题符合调研所需,避免调研中“开口就跪”“乱射飞镖”“虎头蛇尾”的现象。同时,党员干部在调研中还应注意沟通方式,减少高大上、模棱两可的语言,善用“方言土语”,消除调查群众的紧张感、距离感,继而通过“唠家常”“听心声”等方式,在“一问一答、一言一语”中收集群众的“真知灼见”,让调查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颗“善思脑”。“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调查研究不是临时起意,更不是“到此一游”,而是要开动脑筋“步步为营”,才能使调查研究内外结合、点面兼顾。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不仅要用心,还贵在拥有一颗“善思脑”。要做到事前多谋划、多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真正做到带着问题调查,盯着研究抓本质。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挥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多渠道捕捉调查内容,然后抽丝剥茧、去伪存真,避免像个“工具人”,不分主次、简单拼凑、眉毛胡子一把抓,机械完成调查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让调查研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的“装备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让调查研究调到实情、研出实效、结出“硕果”,真正为各项政策落实、基层发展打好基础、筑好根本。(文/王萌)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