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鲁网论见|盘活“文化遗产”,讲好新时代故事

2023-03-15 14:18:3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文化遗产是记录历史的鲜活载体,我们能够通过一件件文物古迹,探寻到远去的历史,那些无数年前上演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文化遗产不仅代表过去,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讲好历史故事的重要阵地,肩负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在盘活文化遗产上下功夫,让厚重的文化始终焕发“生命力”,在历史记忆中历久弥新,方能让我们“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同时,文化遗产,既是历史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参与保护、传承、传播,更好地讲好新时代故事。

  保护“文化遗产”,赋予文化浓郁烟火气。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束之高阁”,我们的保护是要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要让历史的记忆始终鲜活,既需要我们畅通旅游通道,在讲好景点的历史故事中,赋予文化浓郁烟火气,方能让沉睡的“文物遗产”被唤醒。

  传承“文化遗产”,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要展现他们独特的魅力,就要在传承上下功夫。坚持守正创新,既尊重历史,保持文化遗产故事的原汁原味,也深挖内涵,以创新宣传、创新表达,让新时代“文化遗产”更好地拥抱数字化,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数字赋能、科技赋能,让我们与历史离得更近,在讲述历史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盘活“文化遗产”,讲好新时代文化故事。“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承载者,我们要盘活“文化遗产”,既要让沉睡的文化资源“醒过来、活过来”,更需要让更多文化工匠,在对文化遗产的修补、保护、钻研之中,更好地讲好我们的文化故事,让珍惜文物成为思想上、行动上的自觉。利用好文化遗产,就是要为传统教育提供更多的“活教材”,以文化自信激荡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在记住历史的过程中,也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文化遗产”不仅是资源,更是财富,我们要创新表达方式,以文创赋能“文化遗产”,方能讲出更多文化新故事,增强新时代文化底蕴,让文化的脉搏跳动得更加有力。(文/李文琪)

责任编辑:刘胜男
新闻关键词:文化遗产历史故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