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论见|感触奋进山东的跳动脉搏
满目新绿,生机勃勃。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是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播的关键时节。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乡村振兴”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代表们热议的重要话题。
过去五年,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农业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创建沿黄小麦、沿黄肉牛等6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济麦”“齐黄”“登海”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累计建设省级美丽乡村2500个,建成美丽庭院287万户。“三个模式”创新提升,代村、三涧溪、耿店等新典型不断涌现,广大农民扬起精气神,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古代的官道、驿道和水道,到如今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每个时代都有独领风骚的先进交通方式。交通发展对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不仅是公认的,而且一再被事实验证。今天,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力,“一群两心三圈”格局持续优化,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446公里、8048公里,骨干水网框架基本形成,现代化机场群建设提速,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统筹大格局加速成势。
齐风鲁韵,历史源远,好品山东,传承悠长。农业是山东的一面旗帜,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沿黄“齐鲁粮仓”,让“中国饭碗”里装上越来越多优质“山东粮”,成为勤劳朴实的山东人最大的愿望和心声。物畅其流,人享其行,妙手绘就的齐鲁大动脉不但让人们出行越来越温馨,还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路网越密织,触角越长远,支撑越有力、引擎越强大、成果越丰硕。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含金量”“含绿量”不越跃升。山东深化基础设施“七网”行动,突出互联互通互融,突出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春秋冬夏、大道通衢,岱青海蓝、山清水秀……流淌烟火芬芳的家园气息,见证梦想成真的奋进故事,彰显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年又一年,春去春又回。奔驰在热气腾腾、春潮涌动的千里沃野,感触奋进山东的跳动脉搏,给我们践行“三个走在前”,向着强省目标奋进的强烈信心、决心和力量。(文/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