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上海摊”,容商贩以生存给市民之便利
2月20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强设摊经营活动管理,规范市民集市、创意夜市、分时步行街、超出门窗和外墙经营(简称外摆位)等新型设摊行为。即日起至3月22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月22日中国新闻网)
自去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到如今公布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上海市正在逐步规范“上海摊”,让大都市也有“烟火气”。此举不仅让一部分自谋职业者有了用武之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也能方便市民生活,通过发展地摊经济活跃和繁荣市场。笔者认为,大都市霓虹灯下,也应当给小商小贩“一席之地”。容商贩以生存给市民之便利,是文明大都市包容性该有的样子。
路边摊一般没有固定的摊位,就不可避免占道经营,而一部分沿街商户为吸引消费者,也经常占道经营或促销。比如,农民进城卖瓜果蔬菜,市民摆地摊售卖生活用品、兜售手工艺品,早点烧烤摊点等等,给周边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一些城市为了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一刀切”地全面禁止占道经营行为。小商小贩为了生存,摆路边摊常常和城管人员“打游击”,很容易引发双方的矛盾和冲突,甚至酿成悲剧。由于全面禁止路边摊,在城市的马路边,很少能看到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既缺少了“烟火气”,也给市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前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式更加多样化,一部分灵活就业或失业人员,通过摆摊设点维持生计,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少地方为尽快恢复经济,对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采取了容忍和允许的态度,这样做显然有助于恢复和繁荣区域经济,让一部分人走上自谋职业的道路,对缓解就业压力也十分有利。上海市作为大都市,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逐步规范“上海摊”,真正体现了一座城市关注民生的包容性,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具体体现,为其他城市促进地摊经济发展,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商贩不自觉,其无序混乱占道经营行为,确实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因此,指导规范设摊经营活动很有必要,是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考虑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根据上海市的征求意见稿,允许设摊开放区有序设摊。各区可根据市民需求、市容环境卫生、交通安全等因素,划定设摊开放区,设置特色点、疏导点、管控点;同时还规范了个人设摊行为。个人可以参与设摊开放区内的设摊经营活动。食品摊贩和街头艺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符合条件的个人可以向运营主体提出申请。个人设摊期间,应按照运营主体的管理要求,落实责任区管理等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城市环境。此外,征求意见稿也明确了严禁区的范围。这样,“上海摊”有序规范经营,必将成为都市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上海滩应当容忍“上海摊”。期待指导意见尽快落地落实,在促进地摊经济方面取得实效,让城市“烟火气”回归。(文/丁家发)